手绘地图

手绘地图
文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画了一张图给我,说:“爸爸,这是最后一张‘上学期’的家长会地图了。”
对的,下学期的家长会地图,也只剩最后一期了。
从小学二年级开始,到现在的高三,每次家长会,你都要精心绘制这样一张校园的地图。你画曲线表示地形;画箭头表示行进方向;画分隔线表示虽然画在一起,但地理位置不相邻;方形可以表示桌子;也可能是大楼或窗户;圆形的垃圾桶……甚至用杂乱线条圈成路边常出现的大黄狗。我很聪明,总能凭地图,准确找到你的座位。
其实,也有困难的时候,因为你画的大楼,始终延续着二年级的画风,有时候平着看;有时候透过好几层地板,俯着看到了教室。
地图上标的台阶是“100级”,我不知道是该信。还是不该信。以前的线路上的台阶,7级就是7级,45级就是45级,我闭着眼,数着数都能走对。有个台阶崩了边,我能凭地图绕过去。今天这图的100级,是虚指?还是真的数字?
每天你总是来去匆匆,学校不允许宿舍装太多插头。回来时,你带了五、六个充电宝;去时,你帮她们带去包子作早餐,你很清楚那一路上哪家店的包子最好吃。拎一包东西,紧赶在上学、放学路上,你已经不再有空余时间仔细数着那一阶一阶的阶梯。你只是觉得台阶好多,路好远,于是有了“100级的阶梯”。
你画的图其实很有指引作用,这是最珍惜你我间匆匆相处时间的特殊交流方式。除了地图,我们的交流方式,总在慢慢变化着,小时候,我和很多家长一样,喜欢给你简短而有力的引导:“你是姐姐,应该让着妹妹”、“那是姐姐的玩具,你不可以动”、“大人的东西,你不要随便拿”……我用各种指令在别人面前展示你的听话懂事。我也一直以为你很乖巧,话不多,从来都依令行事。
三年级的一天,我们俩人单独一起时,你突然向我发难。带着哭腔,你说:“为什么每一次我的玩具都要给别人先玩,为什么我要玩别人玩具时都是‘不行’,‘不行’,‘不行’?……”,那次你说了很多很多,我从未听过你一口气说了这么多的话,我几乎愣在那儿。我确实没有更多顾及你的感受。是的,你天生就是我柔软的女儿,而我需要学习才能做一个,不那么生硬的父亲。
手绘地图
文章图片
图片发自App 高三了,穿过这一片阶梯,你又将走向哪里?你总能在出门时说一声:“我走了!”,一次都没缺过,哪怕家里人在海阔天空地聊天,完全无视你的招呼,你也认真地放一句在刚刚带上的门口,等我们回过神时,拾起来细细聆听。
【手绘地图】这真的怕是最后的家长会了,没听说哪所大学还能参加家长会。但我们还要看你画的地图——暨南大学或别的你理想中的学校的地图。那时,你已经有了你向往的宿舍。兴冲冲地,你从宿舍跑到大门出来接我们,手里带了张你刚绘制的地图,一如既往的二年级画风,你颇具挑衅意味地跟在我们后面,我一如既往,果断地寻向你的宿舍。但是要记得,楼梯需注明东梯、西梯或者中梯。还有,记得画上石板路上,石缝里那朵新艳的小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