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连人带狗刚下飞机,就被虾皮毁了offer?

投稿|连人带狗刚下飞机,就被虾皮毁了offer?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20社,作者|罗立璇
脉脉从周五开始被一则帖子引爆:刚下飞机,全家连人带狗都到了新加坡,收到了新公司 offer 取消的消息 。
什么公司这么不靠谱呢?答案很快就被扒出,这家公司,就是 Sea 集团下的跨境电商平台 Shopee(中文名“虾皮”) 。
投稿|连人带狗刚下飞机,就被虾皮毁了offer?
文章图片

帖子下方,还有不少人表示自己也有相似的遭遇,都是上两周发了 offer,工作辞了、房子退了,HR 突然非常抱歉地告知,由于公司临时调整,他们的岗位被取消了 。实际上,从 6 月开始,Shopee 多个国家的站点都陆续传出了关闭或裁员的消息 。在泰国,Shopee 裁员 300 人的计划甚至引起了当地劳工部门的关切 。
Shopee 究竟怎么了?
全面收缩综合各种公开信息,Shopee 收缩从 6 月中旬就已经开始 。6 月 13 日,Shopee 召开了国际会议,向员工宣布裁员计划 。
第二天首席执行官冯陟旻(Chris Feng)发布的内部信中表明,印尼、泰国和越南的 ShopeePay 和 ShopeeFood 团队将受到影响 。它还将解雇墨西哥、阿根廷和智利的部分团队,以及支持西班牙市场的一个跨境团队 。被裁员工将会收到电子邮件通知 。与此同时,Shopee 也将关闭在西班牙的站点 。今年 3 月,Shopee 已经关闭了盈利情况不佳的法国站点 。
对于 Shopee 员工而言,当时的收缩只是公司收回在边缘市场的投资,集中精力发展优势市场的业务 。
现在,新加坡总部也开启裁员步伐,意味着寒气已经扩散到了总部 。脉脉评论下,很多人忧心忡忡地认为,Shopee 接下来还会有全球大裁员 。
Shopee 在 2015 年由华人企业家李小冬创立,隶属于同样由他创立的 SEA(东南亚市值第一的上市公司) 。此前,他和陈欧在新加坡成立了 GGgame ——那就是 SEA 公司旗下的游戏公司、营收大户 Garena 的前身 。后来,陈欧向李小冬卖出了自己的股份,前往斯坦福读 MBA,回国拿到了真格基金的投资,创立聚美优品 。
时至今日,Shopee 是李小冬想要造就“东南亚小淘宝”的寄托,也被中国企业视为“ born to be global ”的典范 。不过,在全球经济收缩和金融市场下行的大背景下,典范也不得不以更加激进的方式去肥增瘦 。
在去年,在国内各大互联网公司开始收缩招聘名额,降低工资待遇的时候,数据迅速增长的 Shopee 和小红书几乎成为了中国市场唯二还在激进招聘的公司 。一个主要原因是,在国际市场,不少资本的钱在当时依然非常便宜,大家都愿意投入像 Shopee 这样的公司 。
据品玩报道,2021 年除了校招与普通社招需要的执行层人才外,Shopee 对中国互联网大厂的资深研发一掷千金地猛挖墙脚,阿里 P7 级别的技术人才在国内正常年薪浮动是在 60 万至 150 万之间,但在 Shopee 却能拿到年薪 220 万的 offer 。这让 Shopee 一度成为中国程序员憧憬的奶与蜜之地 。
但美梦迅速结束了 。一位跨境行业人士说,本次裁员计划是把已经发 offer 但还未入职的,职级在 AM(account manager)以下的员工的 offer 收回,以此来纠正过激的招聘计划 。所有被取消 Offer 的员工将会得到一个月的工资补偿 。AM 职级的跨境员工属于资深员工,对标阿里 P7 。研发部门的 AM 职级则对标阿里 P7-P8 。
长期关注东南亚市场的投资机构 Quest Ventures 的管理合伙人,James Tan 向 CNBC 表示,在贷款利率上行的当下,营商成本正在越来越高,“任何不裁员的公司,都会面对董事会的怀疑,认为他们没有能力撑过本次经济危机 。”
Tan 认为,之前东南亚企业只需要准备 12-18 个月的现金流,而现在,它们需要做好 18-36 个月筹不到钱的准备 。现在,Shopee 的竞争对手们,比如马来西亚的在线购物平台 iPrice,京东在印度尼西亚的分公司 JD.id,印度尼西亚的在线购物平台 Lummo 和在线支付公司 LinkAja,都开启了自己的裁员计划 。
吃余粮,迎卷王可以说,无论主动还是被动,今年都必须是 Shopee 的整顿之年 。
今年 5 月,Sea 已经下调电商业务的全年营收预期,从 89 亿美元到 91亿美元的目标,下降到了 85 亿美元到 91 亿美元 。但在发布了半年报以后,Sea 表示,他们将会暂停对于 2022 年的电商收入指引,以此来提升对于运营效率的关注,以优化业务的长期可持续性和盈利能力 。
花旗分析师 Alicia Yap 表示,Sea 暂停对电商营收作出指引将令投资者感到不安 。
在财报电话会上,管理层表示:“公司以灵活和果断的方式应对宏观不确定性的增加,业务在实现自给自足目标方面进展顺利 。”
其实,从核心指标来看,Shopee 依然是一家健康公司 。虽然低于市场预期的 18.8 亿美元,Shopee 在第二季度收入 17.9 亿元,同比增长 51% 。
投稿|连人带狗刚下飞机,就被虾皮毁了offer?
文章图片

长桥海豚研报整理的 SEA 电商业务收入情况
不过,这样的增长主要是因为公司提高了佣金费、支付费和包邮费率等交易相关的费用,从而增加了毛利率和收入,而不是因为业务本身有突破性进展或者有了新的增长引擎,换句话来说,就是降本增效抠出来的钱 。
具体而言,根据燃次元,Shopee 不希望商家再靠铺货、走量、补贴的模式去出单,而是调整为精细化运营模式,以获得正常的单量增长 。“现在不再是直接的补贴,而是转变为一些功能券,让商家去完成一些精细化任务,这样也能改善消费者体验 。”例如,年初将新卖家免佣改为返广告金的调整,是希望卖家去运营,帮助后续出单 。
同时,母集团 Sea 依然大幅亏损,亏损扩大到 9.312 亿美元,且第二季度销售额增长 29% 至 29 亿美元,是近五年来最慢的增长 。在全球游戏市场收缩了 7% 的情况下,原本游戏赚钱补贴电商投入的路子走不通了,Shopee 成为了“全村的希望”,担子愈发变重了 。
此前 Shopee 内部一直对新项目持开放态度,公司有一年要完成 3 件事的说法,高管也对开设新项目持积极态度,并且对试错的宽容度很高 。但从今年开始,内部也开始倡导高效利用资源 。
一直以来,Shopee 偏爱招募来自国际知名外企,以及麦肯锡、贝恩等咨询公司的人才,并且非常青睐高学历人群,给出了很高的价格 。但有些人才可能一线业务经验并不充足,到了 Shopee 以后又很快需要负责新的业务,项目效果并不显著,或许在造成另一层面的浪费 。
所以,新的考核模式开始了 。品玩此前报道,由中国技术团队牵头,Shopee 研发管理层引入了类似字节跳动的 OKR 体系,全年共有 5 次考核 。新加坡技术团队每个季度都要花费近一个月的时间,反复与中国技术团队确认对齐 OKR。
此外,随着海外市场公司发展壮大,人才自然流动,新加坡总部也迎来了数位原本服务于阿里的高管 。
2021 年,Shopee 还在大举扩张,不惜用高薪吸引国内大厂员工,“润”去新加坡也是一个颇有吸引力的话题 。原本新加坡的秋天,正好是个不错的季节,肉骨茶和油鸡饭能够抚慰受伤的心灵,抵御已经来临的寒气 。
【投稿|连人带狗刚下飞机,就被虾皮毁了offer?】现在,这个互联网平民可以“润”的目的地,也正在消失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