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一瞥

初夏的一天,我们从南方赶到北京,换乘项目部的车朝西北方向走,要去往张家口怀来县的京张铁路官厅湖大桥工地。

车驶出繁华都市,离开平原,逐渐进入山区,不久便到了闻名天下的居庸关。但见此关两侧崇山峻岭、层峦叠嶂,真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猛然,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图影映入眼眸,同车有人惊呼:“长城!”果真,雄伟的长城近在咫尺,沿着高低起伏纵横不定的山势,蜿蜒向前,时隐时现,仿佛俯卧或攀附在山脊上的巨龙。我们能清晰地看见壮观的烽火台、城墙内陡峭的台阶、砖与砖的白色接缝……。这个无数次在课本、图片、影视中看到的景物,此时此刻第一次活生生、真切切地呈现在眼前了。一种神圣、庄严情绪油然而生。脑海中立即不断闪现与长城有关的信息,诸如秦皇汉武、孟姜女、异族铁骑、明英宗征瓦剌、长城抗战等等。
【长城一瞥】那山是郁郁葱葱的,从路两侧的乔木过度到山顶的灌木,四野宁静肃穆安详,给人以历史的沧桑和凝重感,看不到山花烂漫,异于南方的灵山秀石。也许这历经战火的地界原本就不适宜浪漫的瓜果与花草,弥漫于时空的永远是阳刚与激烈。未见有一点农田,这一方山地古时只是防守与强攻的所在,长城不是观景台。在这静谧背后,我仿佛听看见昔时的刀光剑影、狼烟升腾,听见马嘶人喊;脚下的每一寸土地一定撒下了祖先守卫家园的血和汗、藏着撼人心魄的传奇与故事。山是自然的、树与草是自然的,只有这长城是由我们的先辈一砖一砖垒起来的,历经血与火的洗礼、风霜雪雨的考验,穿越百年千年到如今。如此险境且无先进设备和材料,如此的浩大工程是如何完成的?
连绵险峻的群山确是我们民族的脊梁、拱卫京师的屏障,而长城与山结为一体,使这屏障更加牢固。关口则是据守的大门,山间的路便成交通要冲。古时,这路必不宽敞,而今虽曲却宽且为高速了。我们的车就沿着这曲曲折折的山路疾驰,有桥有隧道,前面途经八达岭,依稀又瞥见一点长城的影子……
我们不能下车,不能走近长城,不能抚摸长城的一砖一石,不能站在长城之上欣赏大好河山;但毕竟这是我们离长城最近的一次,只这匆匆一瞥与几秒几分的远眺,便必在心中、在梦里生出永恒的记忆与震撼。不到长城非好汉,虽然我们没有零距离接触,但接近了它、经过了它、感受了它,就离好汉不远了。
在这条路的远方有官厅湖,湖上有多座大桥,包括正在建设中的京张高铁线大桥等,都是我们中铁大桥局这支铁军所建。这些桥也必将是不朽的工程,一定与长城同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