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则

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史蒂芬.柯维在第二个习惯以始为终阐述了

人生在世,以原则为中心才是最重要的.
任何东西都需要二次创造的结果.第一次是我们现在大脑中构思出来的图纸.第二次是根据这个图纸把它用行动把它做出来.
从这个角度看过去,建一座摩天大楼.从这里开始先脑海里构思出每一个细节,然后把它变成设计图,接着根据这个设计图按部就班,建起这个摩天大楼.
也就是说:原则就是,你,那个你构思的图纸.可以说有什么样的人生取决于你在图纸上写的内容.
我认识到原则的重要性是在2011年.嗯,当时就有这种感觉,走在路上,感到很多东西,世事难料,很多东西都会发生变化,但有个东西是不变的.那个不变的东西,就是原则
  • 给自己定的原则:做事的行为准则,利用这个不变去应对万变的世界.
原则从哪里来? 从自己和别人失败惨痛的经历中得来.
  • 1.通过去反思自己的经历,或者从他人糟糕的经历上吸取教训.从中打造出属于自己的原则.
  • 2.阅读 Ray Dalio 所写的《原则》这本书
Ray Dalio 在书中所讲的原则都是通过反思自己的经历得来的.
他也给出了读《原则》这本书的方法
  • 书中列出的这些原则供你反思自己的经历,而不是盲目的遵循我列的这些原则.我最希望看到的,你能仔细思考本书之后的内容中详述的各种原则,尝试使用这些原则,摸索出最适合自己的原则.总有一天,属于你自己的原则就会跃然纸上.
参照《原则》这本书,给自己人生这张图纸,写些高质量的内容吧.
【原则】下面我摘抄几条书中的原则,也许你能从中感受的那种从文字里散发出来的力量
    1. 直面真相
    1. 你要知道,真相没什么可怕的。理解、接受、并了解如何能够有效处理现实问题,这对于取得成功而言至关重要。站在真相一边,就最有说服力。
    1. 若当面不对别人进行评论,背地里也不要说。若未曾当面控诉过别人,也不要背地里试探。暗箭伤人是不正直的表现,只会产生消极效果,不能带来有价值的改变,不仅会中伤他人,也会对整体环境带来负面影响
    1. 不要因为自己或别人的缺点而感到糟糕。缺点意味着进步的机会。如果你能解决迷阵,就能获得一颗宝石,如果你能解决迷阵,就能获得一颗宝石,即获得了将来不再犯此类错误的能力。每个人都有缺点,也都能从了解自身缺点中受益。不要将寻找弱点的过程当作是对自身的攻击。一个从善如流的人能够接受批评,并客观判断批评是否客观,尤其值得别人的敬仰。
    1. 别去管“责备”或“赞扬”,要去判断“精准”还是“不精准”。当人们听到别人说“这事你做错了”,大家的本能反应是担心后果,害怕惩罚,而不是去想办法改进。要记住,要记住,过去的事情已经过去,也不再重要,过去只能当作学习的参照,以便让自己在未来做的更好。努力创造这样一种环境,当听到有人说,“这件事你处理的很差劲”时,当事人应该看到这种评价是对未来的帮助,而不是对过去的惩罚。人们面对责备时总是闷闷不乐,而对赞扬总是沾沾自喜,这种处事态度于事无补,甚至会引发重大问题。纠结反馈是“责备”还是“赞扬”,是“积极”还是“消极”,只会阻碍学习必须的互动过程。
    1. 若因犯了错而感到痛苦,记住要进行反思.你有把发现自己的错误和缺点后的痛苦转化成快乐的自由,你有资格善用它,这是你的权利,如果你只能记住一条建议,那么我希望是这一条。冷静思考痛苦的心理原因,向客观、可信的他人求证,最终找到真相。不要让自我成为进步的拦路虎。记住,那些因看到了错误或缺点而感到的痛苦,是成长的痛苦,是可以从中受益的痛苦。不要试图匆忙结束这种痛苦,而应该沉浸在其中,探索痛苦,因为这样做能够为提升自我打好基础。众所周知,1)改变自己深层次的有害行为是非常困难的,但这是取得进步的必由之路;2)要想成功,还需要深刻认识到有害行为和其所带来的痛苦之间的联系。心理学家将这一过程称之为“探底”。拥抱失败是通向真正进步的第一步,这也是为什么在整个社会迭代的进程中,都凸显出一个相同的真理,即要先坦白,才能获得宽恕。如此往复,你就能学会提升自我,并从中获得快乐。
    1. 在想表达意见的时候,先问问自己,是否拥有发表观点的权利。 观点来之容易,错误的观点则不可避免。知道自己无知与知识本身的价值相等,即便他们对讨论的话题知之甚少。
    1. 要认识到,你的目标是找到最佳答案,而找到最佳答案的可能性是很小的,就算你真的找到了,你也无法确信自己成功了,你必须让其他的靠谱的人来对你进行测试。
    1. 经受住诱惑不要在不能妥协的地方妥协
    1. 记住,你的目标是寻找最佳答案,而不是在已有的答案中挑一个最好的。最佳答案不一定就是你已知的答案,你也可以寻求外界帮助。生活的目标是做正确的事,同时考虑做错事的可能性。因此,能够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是非常宝贵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想办法求助他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