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教师|我是教师, 说说对“教师退出制”的忧虑

我是教师|我是教师, 说说对“教师退出制”的忧虑
文章图片
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规定,从2016年开始,我国将全面推开中小学教师定期注册制度,并根据试点情况细化相关条件和要求,目标是让教师队伍有很好的“源头活水”,将个别不符合要求的教师清除出去。

【我是教师|我是教师, 说说对“教师退出制”的忧虑】这项机制的初衷是好的,但我相信很多教师都像我一样,担心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走样”:不合格的教师没被清除,而一些勤勤恳恳的老实人被踢出局。那些不合格者,要么有后台、背景,要么善于溜须拍马,要么善于请客送礼,他们哪怕水平一般、业绩平平,饭碗依然牢固可靠。
我们忧虑,合格不合格,谁说了算?如何考核?考核的标准是否科学合理?现实中存在这样的情况:不教书的考核教书的,不上课的考核上课的,谁有权力和资源谁就有话语权。就像绩效工资,初衷是多劳多得,奖优罚劣,奖勤罚懒,可在一些地方和学校,工资最高的往往是干活最少的,工作最轻松的。掌权者总是把最大的一块蛋糕划给自己。
我们疑惑的是,靠什么来保证制度执行的公平、公正、公开透明?如果谁有权力谁就能制定考核标准,谁就能掌控考核过程,那么,在学校里,没有权力的教师就成了领导的“家奴”,一些有正义感、敢揭露学校违规违法行为的教师,是不是会成为那些腐败者打击报复的对象?我们不想看到,教师退出机制演变成腐败校长打击报复异己的利器。
我认为,建立教师退出机制的同时应当建立学校行政领导的退出机制。现在学校里的行政领导通常是“只上不下”,掌握着学校里大大小小、方方面面的权力和资源。教师退出机制不能只打破大多数的“铁饭碗”,而筑牢少数人的“钢饭碗”,甚至是“金饭碗”,更不能让少数掌握权力和资源的人去侵害多数人的利益,激化矛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