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唐僧想到佛学

由唐僧想到佛学
文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西游记》,我想很多人和我一样,提到佛学,脑海里浮现出的就是这部电视剧。谁让小时候寒暑假,电视里就放《西游记》呢,如果没看《西游记》,我都怀疑过了一个假的寒暑假。其实作为启蒙,《西游记》相当不错!
言归正传,我们今天只谈真实的西游记。真实的西游记只有唐僧是真实的人物,且看唐僧简历:
唐僧,本姓陈,名袆,
法号:玄奘
出生日期:隋朝仁寿二年(602年),祖籍:河南洛阳洛州缑氏县(今河南省偃师市南境)
学习经历:少时因家境困难,跟净土寺的长捷法师学习佛经五年。十三岁时(615年)洛阳度僧时破格入选。
请注意是“破格入选”,妥妥的学霸!
618年隋朝灭亡。玄奘跟长捷法师前往唐朝首都长安。后来又前往成都,在那里听法师宝暹讲佛经。因为感到佛学各学派间的分歧性很大,便决心到天竺学习佛教。
贞观元年(627)玄奘和一些僧人结伴向朝廷陈表,请求允许西行求法但没有获得唐太宗批准。然而,他的决心已定,便“冒越宪章,私往天竺”,独自一人踏上了西行之路,一路上可谓历尽千辛万苦。
【由唐僧想到佛学】你看一下玄奘独自一人西行的路线图,不得不感叹不愧是驴友界第一人!



由唐僧想到佛学
文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他所行走的路线大致是,从长安城出发,向西经今天新疆的吐鲁番、库车到达葱岭,然后经阿富汗、巴基斯坦南下进入北印度。到达印度后,其在印度多处寺庙学习佛经,前后历经十多年时间。645年玄奘回到长安,带回经书657部。随后十年间,他与弟子共翻译出75部1335卷。

由唐僧想到佛学
文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另外,他还写出《大唐西域记》十二卷,记述他这次西游亲身经历的110个国家——还有传闻中的28个国家的山川、地邑、物产、习俗。

《西游记》中唐僧有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白龙马四个弟子护送他西天取经。实际上呢,是唐僧一人西行取经,但是他取经归来后收了一个徒弟,而且是强迫人家出家!而且这个徒弟你一定想不到是谁!

由唐僧想到佛学
文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别误会,不是这二位,是上面尉迟恭的儿子。书云:贞观十九年正月初七日,玄奘从印度求法归来,回到长安。唐太宗随即召见他,与他“谈叙时俗。从卯到酉,不觉时延”。玄奘向唐太宗列出了需要朝廷特别优待的各项条件,甚至有让大功臣尉迟敬德的爱子窥基出家的要求。对这些要求,唐太宗一一答应。于是,窥基被迫出家,跟随玄奘学佛译经。
我不知道当时唐僧是怎样一个脑回路,想起了让尉迟敬德的儿子窥基出家的要求?难道是他看窥基骨骼清奇,有慧根?但我想窥基当时一定暗暗骂了唐僧一句“秃驴”,因为窥基放着一个好好的官二代不当,干嘛要跟你吃斋念佛?但是皇命难违,窥基心中纵有千万只草泥马在奔腾,也不得不奉旨出家,跟随玄奘学佛译经去了。
但是身为官二代的窥基内心深处是拒绝出家的,所以他出行的时候呢,就驾三辆马车相随,前车载佛经,中车自乘,后车载家妓、女仆、食馔,遂有“三车法师”之称。

由唐僧想到佛学
文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按理说,名师出高徒。同为大师的鸠摩罗什门下两大弟子僧肇、道生大名鼎鼎,怎么一代宗师玄奘的弟子窥基就默默无闻呢?其实不是窥基不出名,而是我们是“圈外”的人。他被尊称为“慈恩法师”,没听说过?大慈恩寺呢?大慈恩寺里的大雁塔呢?西安的大雁塔总听说过吧?
窥基可是唯识宗的创始人!
这里涉及到一个问题,就是:佛学在中国和中国的佛学是两回事!
而玄奘和窥基就属于“佛学在中国”。
佛教中有些宗派,规定自己只遵守印度的宗教和哲学传统,而与中国的不发生接触。相宗,又称唯识宗,就是这样的宗派,叫做“在中国的佛学”。它们的影响,只限于少数人和短暂的时期。就是说玄奘窥基在“佛学”的圈子里大名鼎鼎,他们的佛学是纯正的印度佛学,但是我们普通人所说的佛学是中国的佛学。
“中国的佛学”不同于印度的佛学,是另一种形式的佛学,它已经与中国的思想结合,联系着中国的哲学传统一起发展。佛教的中道宗与道家哲学有某些相似之处。中道宗与道家哲学相互作用,产生了禅宗。禅宗虽是佛教,同时又是中国的。禅宗虽是佛教的一个宗派,可是它对于中国哲学、文学、艺术的影响,却是深远的。

所以我们要学佛,先要分清“中国的佛学”和“在中国的佛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