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自在外这些年,你变了吗

我的本职工作是在一家语言培训机构做老师,有一个学生家里的孩子今年高考,成绩不甚理想,于是和父母讲要去出国留学。
我的学生作为妈妈,开始了一系列的担心:
XX性格太单纯了,我就害怕她万一出去了被别人骗了怎么办;
她身体也不好,你说在国内不管在哪,我一张飞机票过去也能照顾得到她,要是出国了那真的是管不了了;
【独自在外这些年,你变了吗】哎呀,在国外上本科啊,要四五年,万一她吃不了这么多的苦,到时候读不出来怎么办呢?
我安抚她:这些事情迟早都要经历的,早一点经历,早一点成长,其实也是好的。
她说:哎呀,说是这么说,道理都知道,但是还是担心呀。
我笑笑不说话,心里却突然就想到自己上大一的时候,自己离开家到两千公里以外的西安上学。那是我独立生活的开端。
第一个十一假期去姨姨家玩,错误估计了从学校到火车站的堵车程度,原本一个半小时的时间硬生生拉长到4个小时,晚上十点半到了火车站才听见广播说没有车票了,崩溃的站在西安火车站广场中间一边放声大哭, 一边拨通了家里的电话。
太后娘娘在家里异常冷静,远程指挥:不要哭了,再哭也没用。现在就两条路,要么在附近找家旅馆住下来;要么去汽车站买票过去,自己考虑吧。
于是擦干眼泪,默默的跑到对面的汽车站买巴士票,排队一个小时,最后坐上车的时候,简直要被自己感动哭了:当时觉得自己怎么这么勇敢,大半夜的一个人能搞定这么多事。(现在想想还是觉得应该为当时的我鼓个掌)
然后把时光拨到六年后,眨眼到了2017年,上份工作和现在工作的间隙做客户代理时,已经可以做到前一天晚上12点才从为期5天的展会回到家,第二天一早接到客户电话说需要赶到另一个城市看供应商,就立刻订车票酒店一个小时内出发。
我可以承认,我原本也就是网上盛传的那种90后独生子女,父母所有的注意力都给了我,学生期间除了学习极少关注别的事情。虽然不至于真的系鞋带和剥鸡蛋都不会,但家务确实也很少做。即使在工作了两年的现在,我也仍然不精于洗衣做饭。
但即便如此,我也确实清晰感觉到了自己的变化。这样长时间一个人在外学习工作,让我少了之前在家里面时候的娇气,而随之而来的,是更多的自律,增长的见识,愈发清晰的自我认知和一种源于内心的底气和自信。
从完全没有财务管理的概念到对比不同车次、机票的时间和价格;从见到蟑螂就全身僵硬话都说不出来到想办法消灭它们;从咳嗽两声就觉得自己可能得了禽流感哭唧唧不想上课,到痛经痛到天昏地暗吃一片止痛片继续在展会吹着空调接客户;从换了一张床都睡不着,到一个人查好国外的路线踅摸怎么在一天之内高效地拜访完三个客户。
如果用稍微文艺和老土的话来说:我想我趋于独立和坚强。
是的,独立和坚强,这两个从我们小学时候就开始用烂掉的词汇。真正走上这条路却不知道要经过多少生活的摔打和磨练。然而即便已经觉得这么辛苦,也只敢说自己是“趋于”坚强和独立。
每当工作出现了大大小小的问题的时候,还是会有小小的声音在心里抱怨:为什么遇见了问题都是我的错呢?我干嘛要去做这种琐碎的工作?一个人去机场的时候,也常常会郁闷地想:都没有人来送我,不开心。受了委屈的时候也还是恨不得让所有亲密的朋友和家人知道,让他们好好心疼我一下,矫情不改,任性也没有完全修正。但我想,我总是在向那条成长的路上走去吧。
独自在外这些年,我变了,你变了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