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0篇时间管理文章19篇-我不想推荐时间管理工具了!

周六

2017年已经过去98
早睡早起156
时间管理第41篇文章
680篇时间管理文章19篇-我不想推荐时间管理工具了!
文章图片
发现一个问题,只要是介绍时间管理工具类或者APP的文章,和微信公众号的阅读量都是特别大,浮躁的社会我们都太“急功近利”,奢求“捷径”,希望快速提高自己,殊不知我们已经和成功渐行渐远。
小学四年级开始学下象棋,一直到小学五年级都是经常输,后来有人给了我一本棋谱让我学习,经过一段时间练习后我们班的同学都不是我的对手,然后就开始洋洋得意。清楚记得我妈叫我去菜市场买肉,卖肉老板的摊位前摆了一副象棋,自己就吹嘘棋艺如何不得了,结果被他3:0剃光头,央求老板继续对战,他不耐烦让我早点回家。这件事情对我的影响特别大,棋谱和工具都只是开阔我们的认知边界,欲速则不达,基本功不扎实,不静心仔细研究,结果就是徒劳,永远不能精进。
每个人都会看到这样的标题:《我是如何在1年时间赚100万的?》、《如何在3个月内用户数增长1000万?》、《马云成功的秘诀就在这里》……看得多了,便觉得“鸡汤”越来越难喝,但依然会控制不住手指,点开阅读。
在胡萝卜大棒的激励下,每头人驴在狭窄的路道上焦躁不安地拉磨,想要一夜之间将钱包塞满银行卡。曾经读过武志红《巨婴国》,我们热衷急功近利,抛开社会快速发展、历史文化等因素,探究它的根源。中国是一个巨婴国家。90%的国人心理都处在6个月前的婴儿期。有孩子都知道6个月的婴儿有下面三个特征:
1、母婴共生:婴儿出生后,会感觉自己与世界(即妈妈)是浑然一体、你我不分的。
2、全能自恋:我的意念随意转动,妈妈随时就能满足我。
3、偏执分裂:妈妈及时满足婴儿的需求,即好妈妈;不能满足,即坏妈妈,这时,婴儿就会处于巨大的无助感中,为了不让自己被死亡般的无助吞噬,会将无助转为愤怒,攻击抚养自己的妈妈。
简明扼要的表达就是我们的妈妈都能无条件满足我们的任何要求,有一天妈妈不在身边时,姨妈照顾时个人的很多行为肯定得不到满足,于是就开始焦虑,开始哭喊,开始暴躁,姨妈给一块糖,这时就会欣喜若狂,开始眉开眼笑,瞬间满足。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工作以后很容易浮躁和急功近利,虽然年龄已经长大,但依旧带着婴儿时期的心理,惧怕挫败感和及时满足。
【680篇时间管理文章19篇-我不想推荐时间管理工具了!】学习时间管理有将近一年半的时间,各种时间达人和微信公众号都在推送管理APP和各式各样的工具,我们都以为找到了黑暗中的明灯,但是越学越迷惑,依然没有改变现状。追根溯源是我们呆在舒适区太久,即使有了好的方法和工具依然改变不了懒惰和拖延的本质。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1.如果快30了,就应该想想五年后我们能否给孩子带来优质的生活。
2.热衷于各种社交和聚会,看完这篇文章以后立刻试试有多少人会借一万给你,减少无效社交,学会聚焦。
3.我之前写了一篇文章多做长半衰期的事情,你们自己翻微信公众号去看。
4.逃离目前的圈层,观音桥红鼎国际下面,我每天上班看的最多的就是搬运的师傅空了就会聚在一起玩地主。
5.急功近利,做事情不能持续的坚持是源于自己的认知和虚荣心作祟,多让中介带你去看房子,江与城玫瑰园一套房子就是3000多万,当你站在别墅面前的时候,任何浮躁都烟消云散。
6.前段时间微信公众号很火的一篇,说如果你像朋友圈一样牛逼,早就生活的很好了,所以啊别生活在朋友圈,活在别人的点赞和评论中了,咱们都不小了,想办法赚钱比什么都实际。
7.别矫情,你以为出去旅游去了西藏你的内心就平静了?经济条件决定上层建筑,当你的层次和阅历没有到达,你去南极依然浮躁,反之你站在大融城人声鼎沸依然心如止水。
8.多运动,多作息规律,不想老生常谈,自己去百度,睡的不好得癌症的几率是多大,睡不好是拖延症最大病因。
9.学会输出,光学习不输出很容易忘,输出的越多会感到自己的无知和知识储备不够,想浮躁都浮躁不起来。
10.学会理财,理财后你关注的是经济,财经,李易峰和鹿晗和你有屁的关系,你的关注点会大大提升,认知和收益都会得到很大的提升。
格拉德威尔在《异数》一书中指出:“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
急中有缓....
缓中有急...
近中有远..
远中有近..
不急不缓...
不远不近....
自律

改变生活
我只分享干货
更多时间管理的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时间管理司马腾”
喜马拉雅收听“时间管理司马腾”http://www.ximalaya.com/2947692/profile
680篇时间管理文章19篇-我不想推荐时间管理工具了!
文章图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