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毛线”

这不是毛线广告,也不是奇异概念的科学论文,只是作为一个头脑正乱糙糙的人写给自己的一篇“胡言乱语”。
今年25岁,眼看26岁即在眼前,而我还是那个状态差劲的人。起码在我自己眼里。16年初,在家里人眼里,瞎忙活大半年的我需要有份稳定像样的工作,托关系让我进入了现在的这家国企单位。
其实要进这家单位,也有我自己的很大一部分原因,一是抹杀掉考研二次失利的打击,二是表演给周围所有关心我的人看:瞧,我还不错吧!慌慌张张地拜托家人,把我扔进了现在的单位。
【生命“毛线”】虽然从事的是本专业的工作,而且一上来就是从二线做起,比起第一年都要下一线的同学来说好太多了,工资虽然不高,但起码稳定有保障,各种福利还是有的。(过节米面油之类的)其中最好的福利莫过于几乎没有加班的下班时光,和固定的周末时光。
很快我就发现自己并不喜欢自己的专业,当然这份工作也同样厌烦,于是就下了决心,利用闲余的下班时光,学点技能,来让自己一年后能够脱离现在的工作。
一开始瞄上了PPT,没有坚持;后来又想再次考研,又放弃了;后来,又想做程序猿……一大堆的计划都在自己的不坚持中化为泡影。
下了班,或者周末,计划的节奏本该是抓紧时间好好努力的,结果只是看看电影,打打dota(还总是输),和女票聊聊天……要不就是睡懒觉,时间一天一天的耗费掉。最为讽刺的是,自己知道这样下去不好却偏偏要这样做,搞得自己别别扭扭。
上班对于我来说,就是消磨时间,没有认真工作的心情,在单位只挑自己喜欢的工作做,大多数闲余的工作我把它当成主业来做,而自己的本职工作,则敷衍而过。
由于有了有色的眼光,在我的眼里,单位的一些事,都是烦心的,能逃则逃。慢慢地也按自己所想的去做,变成了一个不热爱工作,只爱逃跑的差劲员工。
利用上班的闲置时间,接触到了得到APP的付费专栏,在看到李笑来的两篇文章之后订阅了他的得到专栏。学习着大量的干货知识,每天觉得自己懂了,很多道理,但却几乎不实践,又变成了一个秀外慧中的人。学了知识而不用,真是件可悲的事情。
慢慢越俩越多的有识的年轻人,他们的成功都源于实践,源于奋斗。从不像我一样,只去看不去做,任由自己的操作系统瘫痪。
我了解到实践和大量可以练习的重要性,于是开始在16年底写下这篇文章,希望能够有所改变而且,可以开始实践,像我喜欢的演讲一样,把写作也锻炼起来,早日成为那个我想成为的那个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