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传习录》第七天

今日,我读《传习录》之薛侃录第一天。
读《传习录》第七天
文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先生曰:“圣人之所以为圣,只是其心纯乎天理而无人欲之杂,犹精金之所以为精,但以其成色足而无铜铅之杂也。然圣人之才力亦有大小不同,犹金之分两有轻重。才力不同而纯乎天理则同,皆可谓之圣人,犹分两虽不同,而足色相同,皆可谓之精金。盖所以为精金者,在足色而不在分两;所以为圣者,在纯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故虽凡人,而肯为学,使此心纯乎天理,则亦可为圣人,犹一两之金,比之万镒,分两虽悬绝,而其到足色处可以无愧。
【读《传习录》第七天】圣人之所以为圣人,只是在于他们的心纯乎天理而无人欲,与其他无关。即使普通人做到这一点也可以称为圣人,就像一两黄金与一万镒黄金相比,虽分量相差悬殊,但成色都是一样的。这个比喻浅显易懂,让我感觉受益匪浅,颠覆之前对圣人的观感。一直以来都认为圣人是那么的高高在上,遥不可及,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是神一样的存在。即便我们穷其一生,尽心竭力修行,夜难以望其项背。先生告诉我们只要做到心纯乎天理而无人欲即可称为圣人,一定要克己修身,向心内求。反之,在心外求,知识越广,才力越多天理越不明。我必须做到狠下工夫,人一己百,人十己千,每天减少一分人欲,每天进步一小步,做最好的自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