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语言学习笔记|R语言滞后差分diff()函数

该文主要介绍滞后差分和diff()函数。文章仅供学习使用,欢迎留言交流哦!
首先解释滞后差分。
滞后差分:滞后项一般是指该变量的前一期的值,而差分则是当期值与前一期的值之差(一阶)。
例如:存在向量C(x1,x2,x3,x4,x5),若为一阶(滞后一阶是前一期的值),滞后差则是当前项与前一项的差,如:x2-x1,x3-x2。
若为二阶(滞后二阶是前两期的值),滞后差则是当前项与前二项的差。如:x3-x1,x4-x2。
其次介绍diff()函数:
diff(x , lag , differences)
# x 指输入的数据,可以是向量,也可以是矩阵 。
# lag 指为几阶滞后,默认为 1 。
# differences 指连续执行 n 次 diff 。默认为 1 。
输入以下代码(在Rstudio上运行),运行后可以获得 diff 函数的结果:

set.seed(2002)#设置随机数种子,获得和我一样的随机数 x <- sample(1:100,10)#获得1到100中随机十个数 diff(x,lag = 1)#一阶滞后差分 diff(x,lag = 2)#二阶滞后差分 diff(x,lag = 1,differences = 2)#执行两次一阶滞后差分

产生的随机数如下所示:
> x [1] 35 89 97 96 48 72 86 81 16 26

R语言学习笔记|R语言滞后差分diff()函数
文章图片

点击 “run” 之后,获得结果如下图所示:
R语言学习笔记|R语言滞后差分diff()函数
文章图片

【R语言学习笔记|R语言滞后差分diff()函数】 如果有什么问题或者疑问,欢迎留言交流!记得点赞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