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贵妃从马嵬驿兵变中逃脱,在日本久津定居,山口百惠是其后裔?

杨贵妃从马嵬驿兵变中逃脱,在日本久津定居,山口百惠是其后裔?

文章图片

杨贵妃从马嵬驿兵变中逃脱,在日本久津定居,山口百惠是其后裔?

文章图片

【杨贵妃从马嵬驿兵变中逃脱,在日本久津定居,山口百惠是其后裔?】杨贵妃从马嵬驿兵变中逃脱,在日本久津定居,山口百惠是其后裔?



安史之乱(咖啡随笔原创)
公元755年 , 安史之乱爆发 。
公元756年年7月13日凌晨 , 唐玄宗李隆基从延秋门出发 , 开始了他的逃亡之旅 。
在宫外的皇妃、公主及皇孙 , 玄宗都弃而不顾 。 随行的皇室人员仅有杨贵妃姊妹及少数皇子、皇妃、公主、皇孙等 , 随行的大臣则有宰相杨国忠、韦见素 , 御史大夫魏方进 , 禁军龙武大将军陈玄礼 , 亲信宦官高力士等人 。 另有3000军士护卫 , 太子李亨则亲率的2000人马殿后 。
7月15日 , 唐玄宗逃至距离长安约50公里的马嵬驿 。
随从的将士因为饥饿疲劳 , 心中怨恨 , 口出逆言 。 太子李亨遂与陈玄礼合谋 , 以诛杀杨国忠来安军心 。
随之爆发 , 杨国忠、杨贵妃的大姐韩国夫人和秦国夫人、魏方进都被乱军所杀 。
随之 , 陈玄礼又请求诛杀杨贵妃 , 否则军心依然难安 。 玄宗不忍 , 高力士则在一边力劝说:“贵妃确实无罪 , 但将士们已经杀了杨国忠 , 而杨贵妃还在陛下的左右侍奉 , 他们怎么能够安心呢?”
玄宗不得已 , 只好命令高力士处死了杨贵妃 , 年38岁 。

“马嵬驿兵变”(咖啡随笔原创)
贵妃是如何被处死的?有缢死于佛室、乱军斩杀、吞金而亡三种说法 。
贵妃死后 , 皇帝父子分道扬镳 , 玄宗入蜀 , 太子李亨奔灵武称帝 , 遥尊蜀地的玄宗为太上皇 。
两年之后 , 郭子仪等唐将收复两京 , 唐玄宗返回了长安 , 命高力士将杨贵妃移葬 , 但贵妃葬身之处似乎已无法寻得 。
例如《旧唐书·后妃列》记载:

“上皇密令中使改葬于他所 。 初瘗时以紫褥裹之 , 肌肤已坏 , 而香囊仍在 。 内官以献 , 上皇视之凄惋 , 乃令图其形于别殿 , 朝夕视之 。 ”
而在《新唐书·后妃列》中则删去了“肌肤已坏”一词:

“密遣中使者具棺椁它葬焉 。 启瘗 , 故香囊犹在 , 中人以献 , 帝视之 , 凄感流涕 , 命工貌妃於别殿 , 朝夕往 , 必为鲠欷 。 ”
之后 , 白居易则在《长恨歌》中一诗中云:

“马嵬坡下泥土中 , 不见玉颜空死处 。 ”
正因以上记录的含糊不清 , 才导致后世对贵妃生死有了诸多的疑团 。
按照正史记载 , 贵妃确实死于“马嵬驿兵变”无疑 。
在《旧唐书·后妃传》中有如下记载:

“至马嵬 , 禁军大将陈玄礼密启太子诛国忠父子 , 既而四军不散 , 玄宗遣力士宣问 , 对曰:‘贼本尚在!’盖指贵妃也 。 力士覆奏 , 帝不获已 , 与妃诏 , 遂缢死于佛宝 , 时年三十八 , 瘗于驿西道侧 。 ”
《新唐书·后妃传》的记载则稍稍有异 , 贵妃不是死在“佛堂” , 而是“路祠下”:

“帝不得已 , 与妃诀 , 引而去 , 缢路祠下 , 裹尸以紫茵 , 瘗道侧 , 年三十八 。 ”
而《资治通鉴》则叙述得更为细致:

上(玄宗)杖屦出驿门 , 慰劳军士 , 令收队 , 军士不应 。 上使高力士问之 , 玄礼对曰:“国忠谋反 , 贵妃不宜供奉 , 愿陛下割恩正法 。 ”上曰:“朕当自处之 。 ”入门 , 倚杖倾首而立 。 久之 , 京兆司隶韦谔前言曰:“今众怒难犯 , 安危在晷刻 , 愿陛下速决!”因叩头流血 。 上曰:“贵妃常居深宫 , 安知国忠反谋”高力士曰:“贵妃诚无罪 , 然将士已杀国忠 , 而贵妃在陛下左右 , 岂敢自安!愿陛下审思之 , 将士安则陛下安矣 。 ”上乃命力士引贵妃于佛堂 , 缢杀之 。 与尸置驿庭 , 召玄礼等入视之 。
唐人李肇在《国史补》中的记载则有传奇的色彩:

“玄宗幸蜀 , 至马嵬驿 , 命高力士缢贵妃于佛堂前梨树下 , 马嵬店媪收得锦靿一只 , 相传过客每一借玩 , 必须百钱 , 前后获利极多 , 媪因至富” 。
贵妃如果在“马嵬驿兵变”身死 , 为何在短短两年之后 , 竟然尸骨无存 , 仅剩香囊?
故此民间则对杨贵妃的生死有了更多的猜测 , 很多人认为杨贵妃并没有死于兵变之中 , 而是逃离了是非之地 。

马嵬坡杨贵妃墓(咖啡随笔原创)
最离奇的说法来自于台湾学者卫聚贤 , 他在《中国人发现美洲》一书中列举了大量的证据 , 言之凿凿地说 , 杨贵妃并没有死 , 而是被人带往了美洲 。
而更多人认可的说法则是杨贵妃没死 , 先隐匿民间 , 再逃亡到了日本 。
据说 , 当年政变主帅陈玄礼也是被逼而为之 , 最终对贵妃不忍杀之 , 就与玄宗宗、高力士密谋 , 用侍女代替 , 而贵妃则由玄礼亲信护送 , 扬帆出海 , 逃至日本山口县长门市油谷町一个名为“久津”的海边小村 。
如今 , 有“杨贵妃第二故乡”之称的久津村有杨贵妃墓 , 被日本列为国家级保护文物 。
杨贵妃墓地位于一个靠海的山坡上 , 由乱石砌成的一个十几平方米的平台 , 台上有5座石塔 , 被日本人称为“五轮塔” 。
墓旁有牌子上写着“安产、子宝、缘结”6个汉字 。 在墓地一侧 , 有一座高约6米的杨贵妃汉白玉雕像 。 据说拜谒杨贵妃墓 , 能保证母子平安 , 生一个美丽健康的孩子 , 遇到一份美好的缘分 。
据说 , 在日本人心中 , 公认的三大美女分别是:杨贵妃 , 埃及艳后 , 小野小町(日本平安时代的女诗人) 。

日本久津杨贵妃墓
日本人为什么对杨贵妃如此看重?也许是受白居易的影响 。
唐诗刚流传至日本时 , 多数作品 , 日本人难以理解 , 只有白居易的作品浅显易懂而在日本广为流传 , 故此日本人称白居易为“诗仙” , 甚至到如今还称白居易为“白乐天” , 称字不称名 , 以示尊重 。
而白居易的《长恨歌》一诗则以精炼的语言 , 优美的形象 , 叙事和抒情结合的手法 , 叙述了唐玄 宗、杨贵妃在安史之乱中的爱情悲剧 , 也深深地打动了日本民众 。
日本学者渡边龙策还专门为杨玉环写过一 , 书名为《杨玉环复活秘史》 。
故此 , 杨玉环东渡日本、并在久津定居一事 , 极有可能为日本民众想象之作 。
如今 , 在中国的杨贵妃墓位于西安以西63公里 , 咸阳市兴平市马嵬办西500米处的马嵬坡 。 1956年便被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不过 , 至今关于杨贵妃的迷雾还未完全散去 。
1963年 , 有位日本姑娘 , 通过电视向观众展示了家谱 , 称自己是杨贵妃的后人 。
更令人震撼的是 , 2002年 , 日本著名的影星山口百惠在某个节目中展现了自己的家谱 , 坚称自己是杨贵妃的后裔 。
这究竟是炒作 , 还是真相?也许山口百惠自己也不清楚 。
山口百惠和杨贵妃复原图(咖啡随笔原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