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升超60%!印度本想减少对华依赖,没想到一算总账,反而增加了

上升超60%!印度本想减少对华依赖,没想到一算总账,反而增加了

文章图片

上升超60%!印度本想减少对华依赖,没想到一算总账,反而增加了

文章图片


印度总理莫迪开启第二任期后 , 出台了一个“优先选用印度制造”的法案 , 希望印度政府在国防、科技和经济领域 , 能不引进的就不引进 , 能不依赖他国的就不要依赖 , 尽量使用印度自己生产的产品 。 实际上 , 国际社会都知道 , 印度在国防上主要引进的是俄罗斯装备 , 而在其他方面 , 则主要依赖的是中国 。 客观讲 , 新德里出台这样的法案 , 本意是想摆脱对“中国制造”的依赖 , 没想到最后一算总账 , 不但没减少依赖 , 反而增加了 。

据来自《环球时报》的报道 , 在疫情爆发的这几年 , 中印关系一直跌宕起伏 , 双方不仅在边境“擦出火花” , 而且在经贸领域也是“刀兵相见” 。 比如说 , 印度出手打击了在印度的中国电信企业 , 还多次封杀中国企APP , 企图在战略上与中国脱钩 , 但最近的数据显示 , 印度不仅没能摆脱对“中国制造”的依赖 , 而且一算总账后 , 发现对华依赖“反而增加了” 。
报道称 , 印度今年1月到9月的进口总额约为5516亿美元 , 其中中国就占到14% , 约合791亿美元 。 别看对华进口占比不到印度进口总额的20% , 但757亿美元的贸易逆差却比去年同期的465亿美元 , 整整上升了60%以上 。 这说明 , 虽然新德里希望减少对华进口 , 但现实却恰恰相反 。

印度中小微企业联合会秘书长巴德瓦杰就表示 , 在电子产品领域 , 印度对中国有“结构性依赖” , 印度公司发现 , “来自中国的机器和零部件 , 远比日韩的产品有竞争力” 。 而且 , 印度在这些领域 , 也“没有足够多的竞争性供应来源” 。
虽然巴德瓦杰也表示 , 印度摆脱对中国的结构性依赖也不是不可能 , 但需要“改变进口来源” , 而且要付出更多的代价 , 因为它们的价格更高 , 性价比远低于中国产品 。
印度学者达尔也直言不讳地表示 , 新德里“针对中国的进口政策” , “两年来并没有看到什么效果” , 如果硬要说有什么变化的话 , 那就是“依赖越来越严重了” 。 毫无疑问 , 这无疑是对新德里政府希望减少对华经贸政策的一记响亮耳光 。

实际上 , 在2020年6月的中印边境摩擦后 , 印方曾一度有意对中国商品设限 , 但最后的结果却是 , 不仅民众抱怨不断 , 很多企业也搁浅 , 因为他们产品的原材料 , 只能依赖中国 。
当然 , 需要指出的是 , 尽管数据显示 , 印度企业还在不断加大进口中国产品 , 但一方面 , 新德里不大可能放开中国电信行业在印度的发展 , 毕竟电信业关系到印度未来的信息社会建设 。 说白了 , 就算中国电信行业值得信任 , 但印度对中国一向“戒心很重” 。
所以 , 印度是绝对不会将5G市场拱手交给中企的 , 印度除了会让各国参与竞争外 , 最终还是会扶植本国的电信巨头 。
【上升超60%!印度本想减少对华依赖,没想到一算总账,反而增加了】
另一方面 , 新德里也不会因为本国企业目前严重依赖中国的电子产品 , 就放开进口中国产品 , 印度有一个“生产激励计划” , 其目的就是鼓励实现原料、电子产品、电信产品的“本土化生产” , 减少进口依赖 。 说白了就是减少对中国的依赖 。 印度政府的“大国雄心”受制于本国的教育状况和种姓制度 , 但强盛的民族自豪感和“迷之自信” , 让印度人会“一条道走到黑” 。 所以 , 不能指望印度能够“撞了南墙就回头” 。
当然 , 咱们中国从不和印度去比 , 印度总拿自己和中国比 , 拿孟买和上海去比 , 但中国却不屑于和印度比较 。 所以 , 印度市场虽然有潜力 , 但中国也并不是非他不可 , 因为印度政府已经多次反复 , 中国资本进去反而危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