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江口打捞“时间胶囊”

在长江口打捞“时间胶囊”

文章图片

在长江口打捞“时间胶囊”

文章图片

在长江口打捞“时间胶囊”

文章图片


来源:光明日报

长江口二号古船模拟图 。 上海市文物局供图

11月21日 , 露出真容的古船桅杆 。 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摄

11月23日 , 研究人员对前期出水的瓷器做化学成分数据分析 。 本报记者 颜维琦摄

11月20日深夜 , “奋力轮”现场指挥部里的工作人员 。 本报记者 颜维琦摄

11月20日 , 在“奋力轮”打捞工程船上 , 蛙人准备下水探查古船上升情况 。 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摄

11月21日清晨 , “奋力轮”打捞工程船怀抱着古船船体 , 施工人员正在绑扎固定 。 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摄
11月25日下午 , 为长江口二号古船整体打捞迁移而设计建造的专用打捞工程船“奋力轮”怀抱着古船 , 平稳驶入位于杨浦滨江的上海船厂旧址1号船坞内 。 古船弧形梁沉箱稳稳地落座至预先浇筑的马鞍座上 。
从2015年一艘木质古船在长江口崇明横沙水域被发现 , 为了这一刻 , 无数人奋战了7年多 。 但这还只是序曲 , 古船的故事才刚刚开了个头——作为世界首个古船水下打捞、整体迁移、考古保护与博物馆规划建设同步实施的项目 , 长江口二号古船有着太多令人欣喜和期待的地方 。
这颗沉睡150多年的“时间胶囊” , 藏着怎样的信息?在位于岳阳路的上海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见到翟杨时 , 他刚从1号船坞奔忙回来 。 一连几日海上昼夜工作 , 让他晒黑的面庞透着疲惫 , 笑容里却是掩不住的兴奋 。 他告诉记者 , 长江口二号的整体打捞出水 , 是科技创新赋能水下考古的实例 。 新技术的应用 , 人才培养的强化 , 社会各方力量的参与 , 让中国水下考古这一新兴学科得以实现快速发展 。
上海大学无人艇研究院研发应用的水下文物智能探测、浑浊水域智能图像增强和声呐图像智能判读、水下文物成因推演、水下文物长期监测保护和水下考古多模态知识图谱构建与应用等技术 , 为长江口二号的探查、发现、测绘作出了突出贡献 。
上海市文物局会同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展开研究 , 世界首创的“弧形梁非接触文物整体迁移技术”集成了最先进的打捞工艺、技术路线和设备制造 , 定制了一个大型“抓娃娃机” , 将沉船整体从淤泥和海水中抓取提升出水 。
可以说 , 长江口二号古船项目充分展现了我国的高端制造能力 。 它的背后 , 更是我国水下工程技术与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理念的完美结合 , 是中国水下考古迈入世界一流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 为全球开展河口海岸复杂浑水水域的水下考古提供了中国模式 , 贡献了中国智慧 , 打造了中国方案 。
接下来 , 长江口二号古船项目将全面进入保护、考古发掘、价值阐释和展示利用的新阶段 。 眼下 , 围绕古船的生物考古工作已经展开 。 由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科技考古研究院、历史学系、生命科学学院、人类表型组研究院等院系师生组成的复旦大学生物考古团队 , 将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 , 将分子考古、古基因组的前沿技术率先运用于沉船考古 。
【在长江口打捞“时间胶囊”】古船何时建造?曾经航行去过哪些地方?装载过哪些货物?在文献记载中能不能觅得它的踪影?古船又是因何沉没?从沉没到发现 , 发生了怎样的故事?一场古船的“全生命周期”研究即将展开 。 随着谜底陆续揭开 , 一部古船的“全生命史”也将慢慢浮出水面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