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玉麟为什么叫曾国藩涤丈?曾国藩这种烂人老是有人吹捧

吸引我阅读《雪帅彭玉麟》这本书的原因 , 是书的腰封上写着“没有他 , 曾国藩的命运或许会改写” 。
那段时间一直沉迷在张宏杰的《曾国藩传》中 , 这个看似有些死脑筋的曾国藩 , 最后却成为了人人仰望的“圣人” , 简直快成为我心中的“神”了 , 可是通读下来 , 《曾国藩传》并没有提到“彭玉麟”这个人呀?

彭玉麟为什么叫曾国藩涤丈?曾国藩这种烂人老是有人吹捧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于是我又跑去书里查阅了一下 , 发现有提到 , 是我自己没记住 。既然没多少印象 , 那就跟着《雪帅彭玉麟》再复习一下这段历史 。
咸丰四年年初 , 太平军西征军攻克汉阳汉口后 , 又挥师南下湖南 , 直指长沙 。
曾国藩与众将商议 , 决定主动出击 , 冲出包围 , 攻打湘潭 。
其实这个建议就是彭玉麟提出的 , 他与塔其布水陆配合攻取湘潭 。
彭玉麟出发后 , 曾国藩因为情报错误 , 导致陷入重围 , 结果大败 。
这一战彻底失败 , 湘军战舰损失三分之一 , 炮械损失四分之一 。一心想首战必胜的曾国藩 , 迎来了首战惨败 。便对彭玉麟与塔其布也失去了信心 , 失去了希望的曾国藩 , 想要跳水自杀 。
还好功夫不负有心人 , 湘潭大胜 , 这场胜利是太平军军兴以来清军取得的最大一次胜利 。
后来 , 曾国藩奉咸丰皇帝的命令 , 率师直向江西重镇九江推进 。
九江位于长江与鄱阳湖之交 , 是长江中游的重要城市 , 战略位置非常关键 。在曾国藩的战略布局中 , 是继武汉后的第二个重要战略节点 。
曾国藩先派大将罗泽南、李续宾从马岭坳强攻半壁山 。后命令彭玉麟、杨载福攻破太平军的六道拦江铁索 。
彭玉麟为什么叫曾国藩涤丈?曾国藩这种烂人老是有人吹捧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彭玉麟、杨载福商量之后 , 将水师分为四队 , 第一队专门负责破坏太平军拦江铁索;第二队负责在破坏铁索时压制对方炮火;第三队准备在铁索断后冲向下游 , 放火烧掉太平军战船;第四队负责守护后方辎重船只 , 防止太平军的突然袭击 。
【彭玉麟为什么叫曾国藩涤丈?曾国藩这种烂人老是有人吹捧】经此一战 , 太平军九江以上的船只荡然无存 , 水师基本瓦解了 , 失去对长江九江以上的控制力 。
咸丰八年 , 曾国藩被咸丰皇帝解除兵权 , 在家守孝 , 丧失了对军队的直接指挥权 。彭玉麟等人成了维系湘系势力的新核心 。
曾国藩因此也放下心来 , 感激万分 。他说:“江、楚、皖、豫诸将帅 , 惟润帅能调和一气 , 联合一家 。”“万一有它 , 四省大局 , 实虞其散 。”
可见 , 彭玉麟的存在 , 让曾国藩多次转危为安 。
1890年4月 , 彭玉麟病逝于衡州退省庵 , 其友人黄体芳撰挽联云 , 可见其人品之高尚:
于要官、要钱、要命中 , 
斩断葛藤 , 千年试问几人比;
从文正、文襄、文忠后 , 
开先壁垒 , 三老相逢一笑云 。
当时曾国藩说动服母丧的秀才彭玉麟出山创建湘军水师 , 可谓是彭玉麟的伯乐 , 但后来彭玉麟对于曾国藩的帮助 , 也不容小觑 。
《雪帅彭玉麟》如同小说一般 , 行云流水的将彭玉麟的一生书写出来 , 这位为人刚正、忠义无私、爱梅成痴的大将军 , 令人敬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