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花八门的上菜仪式,真的有必要吗?

五花八门的上菜仪式,真的有必要吗?

文章图片

五花八门的上菜仪式,真的有必要吗?

作者丨鱼头
尊重原创 , 拒绝一切未经授权的转载
动辄敲锣打鼓 , 要么就是联动着所有店员齐声呼喊 , “某某菜 , 上菜咯!”五花八门的上菜仪式 , 似乎越来越多出现在各大餐厅 。 只要涉及餐厅招牌菜或核心菜品 , 就必定少不了一通“热闹” 。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上菜仪式?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 , 餐饮人开始被灌输关于菜品仪式感重要性的认知 , 其原因无非围绕以下几点:
① 营造氛围 , 提升菜品价值感
观察所谓的上菜仪式 , 用词无不围绕菜品展开 , 以突出菜品的重要性 , “您好 , 大众点评三连冠 , xxx , 请慢用”“您好 , 中餐厅指定湘菜 , xxx , 请慢用” 。
这种营造出来的隆重感 , 很容易让顾客产生“这菜有点儿来头”“这菜很贵吧”的印象 , 对于请客的人来说无疑是件有面子的事 , 对于被请客的人来说 , 则能够体会到被重视的感觉 。
② 博眼球 , 容易产生话题

曾经在长沙的某餐厅 , 店家在上招牌菜猪脚海鲜煲时 , 会有扮演成猪八戒的模样的店员 , 用小号的九齿钉耙作为餐具来上菜 , 可谓赚足眼球;而敲锣打鼓、列队抬着菜品上桌 , 员工配合表演节目等上菜方式 , 也曾经在不少餐厅当中出现过 。
当餐厅出现新奇的、从未见过的上菜仪式 , 第一次见到它的人出于猎奇、新鲜感的心理 , 会用手机拍下来 , 传播在社交平台或传给自己的好友 。 从传播的角度来看 , 它吸引了人的注意力 , 这么做的确是成功了 。
③ 讨个好寓意
“你好 , 有请尊贵的客人点燃吉祥之火 , 祝大家红红火火、鸿运当头!您好 , 为您打开财富之门 , 鱼头大 , 嫩肉多 , 鱼头越大越好吃 。 ”类似这种半解说式的、传达美好寓意的上菜仪式 , 其实在尤其在逢年过节时极为常见 。
在多数时候 , 这种方式是讨喜的、活跃就餐氛围的——毕竟谁也不会拒绝一个美好的祝福 , 对吧?
④ 与顾客互动 , 加强参与感
在不少重要菜品上桌时 , 会在器皿的盖子上附带一条红色封条 , 由服务员邀请在场重要的食客来“剪彩”;前几年曾流行于各网红餐厅的“拍碎玫瑰花”的上菜仪式 , 更是在各大社交平台留下不少痕迹 。

这种仪式 , 让顾客加入到菜品呈现当中 , 打破了等菜上桌的单调 , 其实就是在增强顾客参与感 , 从一定意义上可以提升他们的满意度 。
是真·礼仪还是“雷人”?
看似颇有道理 , 且大多数讲究热闹、活跃的用餐氛围餐厅 , 设计这样的上菜仪式当然是出于好意 。 只是这类行为真的适合每一个餐厅吗?是否一定会给品牌带来正面印象?未必 。
我曾经外出就餐时 , 点完单后正与友人谈论二三 , 才刚入主题 , 猛然被服务员热热闹闹的上菜话术干扰 , 不得不停下来 , 硬生生地看着他“表演”直至完成 。 抛开普通员工的身份 , 他也是一个普通人 , 或许也感受到了我们的情绪 , 末了时抿了抿嘴 , 但还是挤出个微笑 , 默默走开了 。
这还不算过分 , 只是简单的打扰而已 , 而有些餐厅员工夸张的装扮和令人皱眉的表演 , 例如甚至要拉上顾客非给你喂一口餐食的仪式与设计 , 有些人碍于场面只能强忍不悦、被逼着张嘴吞下 , 若是遇上自由洒脱的耿直人 , 还不得当场翻脸吗?
“热情”“有趣”或许是店家一厢情愿 , 更多时候 , “尴尬”“太吵”或许才是顾客心中所想:“我就想安安静静吃个饭 , 不行吗?”
什么是好的上菜仪式?
好的上菜仪式 , 并没有一成不变的标准 , 但却可以从那些强调讲究用餐体验的餐厅服务中窥得一二 。 如蓝麒麟、鲤隐台、新长福、天然台1908等餐厅当中 , 他们大多并没有高调喧嚣的上菜仪式 , 服务也多以“润物细无声”一般存在 , 不过多向你灌输企业或菜品文化 , 而当他们意识到顾客对菜品或者店里任何事物有兴趣时 , 才会尽自己所能 , 为顾客答疑解惑 , 整个过程 , 热情和距离感都被拿捏得恰到好处 。
点到即止 , 方可谓之“礼”
无论多有趣的上菜仪式 , 在一张桌子上也不宜出现过多次 。 太多往往会分散顾客注意力 , 忽视掉真正重点的菜品 。
况且 , 再好看、好玩、有文化 , 就餐最重要的还是品尝食物这件事 。 试着想想 , 你刚坐下来夹一块肉 , 还没送到嘴边呢 , 这头又上来个仪式唱唱跳跳 , 刚坐下不到五秒 , 又被邀请站起来揭个盖、剪个彩——试问 , 谁愿意一顿饭吃出个日理万机的感觉?
有文化底蕴 , 有人文色彩
【五花八门的上菜仪式,真的有必要吗?】
当然 , 隆重的上菜仪式中 , 也有表现出色者 , 例如乌龙山寨的土家族牛头宴 。 上菜前 , 会先有歌手们哼着民族歌谣向来宾们祝贺 , 尔后 , 牛头被抬上桌 , 再邀请重要宾客掀开遮盖菜品的布帘 , 从牛头上切取下肉来食用而整个用餐过程 , 还会配合拦门酒、高山流水、山歌对唱等湘西当地的生活习惯 , 而颇有趣味 。 这种上菜仪式并非凭空杜撰 , 而是真正蕴含了一方风俗——实际上 , 与其说这是上菜仪式 , 倒不如说是湘西少数民族饮食场景和文化的一种还原 , 当中实在有太多耐人寻味之处 。
若是强行给寻常的家常菜增加个锅盖、贴张红纸 , 还非要拉着顾客学小学生剪纸一刀剪开就谓之“剪彩” , 那才真叫让人摸不着头脑 。
尊重顾客选择
想要把食物所承载的丰富内容传达给顾客 , 这是作为餐饮人的表达欲望 , 但总归餐饮是“服务” , 那也就意味着 , 客人的需求才是最重要的 。 不同的餐厅 , 所面向的顾客群体不同 , 在制造这些“热闹”的仪式时 , 千万要记得你的目的是满足目标顾客群体的需求 , 照顾他们的感受 , 而不是图自己开心 。
在讲究用餐人情氛围的社区店 , 上菜仪式要在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下功夫 , 可以适当热闹些;在宴请为主的酒楼和餐饮 , 不宜过多喧哗 , 要在仪式中融入文化、礼节上 , 讲究的是一个得体;而私密性较强的会所 , 则要注重个性化定制的仪式 , 可以根据客人的具体用餐需求来设计上菜仪式 。
当然 , 这一切的举动 , 都是建立在顾客不反感、不拒绝的基础上 , 最好能提前商量 。 切记 , 上菜仪式不是“格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