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推出新业务,解决这个万亿市场的最大痛点

淘宝推出新业务,解决这个万亿市场的最大痛点

文章图片

淘宝推出新业务,解决这个万亿市场的最大痛点

文章图片

淘宝推出新业务,解决这个万亿市场的最大痛点

文章图片


天下网商 杨越欣
编辑 吴羚玮
年关将近 , 奢侈品牌们又掀起新一轮涨价 。
近期 , 蒂芙尼宣布在全球范围内对全线产品进行调价 , 中国市场涨幅区间在20%-58%;香奈儿也上调了珠宝和腕表产品价格 。 时间稍往前推 , 今年上半年 , 爱马仕、路易威登、卡地亚、古驰、迪奥等奢侈品牌 , 都有涨价动作 。
正如网友调侃:“买基不如买包 。 ”奢侈品涨价 , 一定程度上为二手奢侈品市场加了一把火 。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一项报告 , 中国二手闲置物品交易规模从2015年约3000亿元提升至2020年破万亿元 , 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近3万亿元 。
二奢的价格往往只有一手大牌的几分之一 , 却同样可以满足消费者拥有奢侈品的“身份”追求 。 全球经济低迷的环境下 , 奢侈品价格一路高涨 , 对囊中羞涩的年轻人来说 , 二奢无疑是更具性价比的选择 。
随着奢侈品价格升高 , 二奢作为投资产品的市场空间也在放大 。 在二奢市场“低买高卖” , 同时实现财富自由和奢侈品自由的故事 , 在小红书等社交媒体上并不鲜见 。
但是二奢消费有一个最大的痛点 , 是产品真假难辨 。 从专柜卖出的奢侈品本身拥有正品保证 , 而二奢产品却很难得到品牌官方背书 。 尤其在不少电商渠道 , A货假货泛滥 , 消费者防不胜防 。
因此奢侈品鉴定服务应运而生 。 鉴定服务之于二奢电商平台的重要性 , 堪比物流顺畅之于电商 , 是能否赢得消费者长期信任 , 降低获客和交易成本的关键 。

淘宝推出“安心鉴”
两个月前 , 淘宝针对珠宝、奢侈品等产品 , 悄悄上线了一项名为“安心鉴”的商家服务 。
具体来说 , 消费者在淘宝购买奢侈品、二手奢侈品以及珠宝类产品时 , 购买带有“安心鉴”标识的商品并选择“安心鉴”服务后 , 在订单生成后商家会直接将商品送往与淘宝合作的第三方专业检测机构 , 如“中国检验认证集团奢侈品鉴定中心(北京中检)”“国家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中心(ngtc)”由专业人员对商品的进行检测 , 商品通过鉴定后再发往消费者 。
带有“安心鉴”服务的商品 , 在详情页“保障”一栏可以看到“安心鉴”字样 。 提交订单时“服务保障”栏也会显示由商家赠送的这一服务 。 在整个交易过程中也实时向买家展示了2段式的物流轨迹以及服务的各个节点 。
此前淘宝曾与几十个商家合作试水 , 发现平均支付转化率提高了25%左右 。 第一批正式使用“安心鉴”服务的店铺有40多家 。
双11后 , 位于深圳和诸暨的2个淘宝直播珠宝基地也上线“安心鉴”服务 , 产业带商家可在买家下单后批量自主送货到基地 , 再由基地送检到检测机构完成后直接发给买家 , 目前在试运营阶段 。 淘宝根据商家和消费者反馈优化产品后 , 将继续开展规模化招商 , 预计在明年三月底将覆盖全国10个淘宝直播珠宝基地 , 后续还将持续覆盖如潮服潮鞋、3C数码等新的品类 。
一家淘宝二奢店铺的主理人江十八对《天下网商》表示 , 平台提供第三方鉴定服务 , 对商家来说在宣传上可以降低对用户的解释成本 , 更多在于促进成交 , 而不只是导流 。
淘宝小二透露 , 今年双11期间(10月30日至11月11日) , 带有“安心鉴”服务的商品成交数在200个左右 , 商品支付转化环比增加139% , GMV(总成交额)环比提升114% 。 其中价格最贵的一款商品 , 为售价20.5万元的“劳力士迪通拿陶瓷圈黑钢迪白熊猫40mm表盘” 。
淘宝方面表示 , 为公平起见 , 不会将“安心鉴”服务与流量倾斜等其他扶持手段捆绑 , 提供这一服务的目标还是帮助商家规范发货 , 积累更多正向评价 , 从而提升卖家和主播等级 , 尤其是对于难以与鉴定机构建立合作的中小商家 。
俊涛在淘宝上经营一家海外代购店铺 , 也是第一批加入“安心鉴”服务的商家之一 。 他介绍 , 在没有“安心鉴”服务之前 , 顾客在店铺下单后 , 他会到现场进行采购 , 其间通过视频连线 , 或拍摄大量商品细节图片以保证正品 , 这无形增加了较多的工作成本 。
像他这样的独立代购店铺淘宝上有很多 , 很多权威检测机构也不单独提供单一服务 。 此前俊涛会建议顾客收货后自己到鉴定机构验货 , 还会为顾客报销鉴定费用 , 但市面上的检测机构鱼龙混杂 , 普通消费者难以分辨 , 会遇到一些售后困扰 。
“‘安心鉴’服务对中小卖家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平台保障 , 可以缩短前期和消费者的沟通过程 , 有平台背书的售中服务 , 可以增进彼此的信任感 , 对于转化新客也有一定帮助 。 ”俊涛说道 。

市场虽大 , 但尚未规范化
虽然在淘宝上 , 奢侈品代购和二奢店铺早已有之 , 但近两年在二奢电商交易领域 , 因不少平台入局与发力 , 竞争压力不小 。
受Z世代欢迎的得物 , 靠“炒鞋”起家 , 以提供鉴定服务作为卖点 。 得物官网介绍 , 线上鉴别量已经超过6000万次 。 隔壁的抖音借直播卖货的红利 , 在抖音小店的后台推出“二手商品”类目 , 并要求提供质检服务 。
一位淘宝小二透露 , 此前 , 在某次淘宝商家内部交流中 , 有商家表示 , 因为缺少鉴定服务 , 只好也在其他平台注册店铺以吸引更多顾客 。 考虑消费者的需求、商家的实际痛点和竞争的现实压力 , 淘宝在鉴定服务上加快了脚步并推出“安心鉴” 。
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消费者购买奢侈品 , 二手奢侈品的市场存量也在不断扩大 。 但二奢流转率相比发达国家还处在初步发展阶段 。 优奢易拍发布的《中国二手奢侈品市场发展研究报告2020》指出 , 中国二手奢侈品仅占奢侈品行业市场规模的5% , 而日本等发达国家则占20%~30% 。

存量大、流转率低 , 意味着行业还有尚待挖掘的巨大潜力 。 各大电商平台都不想错过二奢这门生意 , 鉴定服务自然成为绕不开的一环 。 但国内鉴定行业的发展 , 却落后于二奢市场的繁荣增长 。
经常购买中古包的子墨告诉《天下网商》 , 她习惯于从日本二奢电商平台海淘 , 最主要原因是“鉴定” 。
日本二奢市场起步较早 , 已经形成相对完善的行业规范 。 2000年日本政府颁布《循环型社会形成推进基本法》 , 从政策层面对二手市场进行规范 , 各相关行业协会也针对二奢鉴定举行严格的资格证考试 。
在日本 , 鉴定师是有许多具体细分领域的职业 , 如“不动产鉴定师”“宝石鉴定师”“奢侈品鉴定师”等 。 鉴定师需要经过专门机构培训 , 获得颁发的资格证书才能上岗工作 。 而二奢从业者还需要在警察局备案 , 获得古物商许可证后 。 如果出现造假售假的情况 , 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

中国所处的奢侈品坚定行业的发展阶段则与日本有所不同 。 目前 , 在鉴定标准和对鉴定师资质的认定审核方面 , 还有待完善 。
不少人被网传的鉴定师收入上百万元吸引进入行业 , 导致越来越多鉴定师是入行不久的新人 。 而行业内叫得上名的“鉴定大神” , 主要靠自学成才 , 凭口碑建立知名度 。 例如在得物上 , 所谓的球鞋鉴定师 , 主要通过搜集其他前辈的鉴定帖子 , 了解和研究各种代工厂的手艺 , 以及观察假鞋贩子朋友圈动向这些方式学习鉴定技能 。

鉴定模式各有利弊
目前 , 中国二奢电商的鉴定服务主要有三种模式 。
第一种是店家自己与鉴定师或检测机构合作 , 向消费者开具检测证明 , 江十八的店铺此前正是采取这一模式 。
这种模式下 , 店家需要自行鉴定服务和物流费用 。 江十八和第三方检测机构签订长期合作 , 需要先向其提供10万元保证金 , 平均每次送检费用为几十元不等 。 对于交易数量较少的中小商家来说 , 长期合作费用过高 , 单次送检又不划算 。
此外 , 可信度也受质疑 。 “谁知道店家和检测机构会不会串通起来欺骗消费者呢?”子墨说道 。 店家自己找机构鉴定 , 并不能打消一些消费者的担忧 , 即便提供了鉴定报告 , 也仍然可能引发纠纷 。
江十八的店铺曾售出一只上万元的卡地亚手镯 , 经检测为真后卖给一位顾客 。 一年多后顾客想卖掉这只手镯 , 通过其他平台鉴定却发现有问题 。 “我们又把手镯再次送检 , 和顾客反复沟通 , 还找到卡地亚官方 , 最后顾客才妥协 , 但是我们也支付了不少费用 。 ”
第二种模式是像得物一样 , 由电商平台自己提供鉴定服务 。 但这一模式同样存在“瑕疵” , 除了平台上鉴定师的权威性存在争议 , 平台本身既卖货又做鉴定 , 也会陷入既当选手又当裁判的尴尬境地 。
去年得物与唯品会因为一条古驰腰带的“真假之争”就是典型案例 , 双方甚至因此闹上法庭 。 当时 , 有网友称在唯品会上买到一条二手古驰腰带 , 但在得物上转卖时被得物鉴定为假货 。 不少人此前也因为类似原因 , 被得物扣除交易保证金 。

最终广州市互联网法院作出判决 , 唯品会所提供的古驰腰带并非假冒 , 而得物等平台给出的报告并不足以证明商品为假冒 。
被打脸的得物 , 在今年选择了第三种鉴定模式————类似淘宝的“安心鉴”业务——与中国检验认证集团等“鉴定国家队”合作 。 目前妃鱼、红布林、优奢易拍等二奢垂直电商平台也都选择与中检奢侈品鉴定中心达成合作协议 。
【淘宝推出新业务,解决这个万亿市场的最大痛点】相比店家或电商平台自己提供鉴定认证 , 或许平台与权威检测机构的合作 , 是当前二奢市场相对更具可行性的选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