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未解之谜教案 作为生物的社会教案

作为生物的社会教案(动物未解之谜教案)老谢语文堂2020-08-08 06:26:44
作为生物的社会
文本讨论
第一 , 整体把握
这是一篇关于生物社会行为的文章 。作者以独特的视角 , 将一些群居生物的行为与人类相比较 , 描述了它们在集体行动中的高度组织性 , 提出了“多个个体动物融合成一个生物”的现象 , 反思传统生物学过分强调个体行为和动物本能的观点 , 警示人类盲目自大 , 无法充分认识自身的生存危机 。
文章开篇就令人耳目一新 , 仿佛是从耳语者的角度来看待人类的行为 , 说为了会议 , “从四面八方聚集过来的医学科学家就像是群居昆虫的大聚会” , 他们“来回疾走” , “触摸触角 , 交换一点信息” , 看起来和蚂蚁没什么区别 。这种不无讽刺和幽默的叙述 , 看似闲笔 , 却为整篇文章定下了基调 。作为一个人 , 作者对自己是谦卑的 。他想解释什么?
作者提出了一个不争的事实:说人类像蚂蚁是可以的 , 反之 , 如果蚂蚁像人类 , 就会受到批判 , 因为这是对人类至上的挑战 。所以描述昆虫行为的人 , 怕被指责“违背科学” , 不遗余力地从“与众不同”的方面去理解生物的社会行为 , 说它们“完全没有人性 , 世俗 , 几乎非生物” 。但作者不随大流 , 敢于抨击传统观念 , 指出“蚂蚁真的太像人了 , 真的很尴尬” 。然后 , 用幽默的语言 , 列举了蚂蚁的一系列社会行为 , 从“培养真菌、喂养蚜虫”到“迷惑敌人、捕捉奴隶” , 再到“使用童工”、“交换信息” , 几乎与人类的行为如出一辙 。除了看电视 , 他们什么都做 。在这里 , 作者打算用描述人类行为的语言来描述蚂蚁 , 这与文章开头描述昆虫的语言正好相反 , 表达了一个鲜明的观点 , 即人类的社会行为和生物的社会行为有很大的共性 , 它们不是互不相容的 , 而是可以相互比较的 。
接着 , 作者进一步指出 , 许多生物“似乎过着两种生活” 。作为独立的个体 , 我们看不到他们的想法 。但随着群体的增多 , 智慧逐渐增强 , 具有高度的组织性和协调性 , 成为了一个巨大的生命体 , 而个体更像是这个“巨大动物体内的细胞样成分” 。蚂蚁运送食物并建造蚁丘 , 蜜蜂寻找花蜜并建造蜂巢 。不仅是昆虫 , 小到黏菌 , 大到鱼和鸟 , 都表现出这种集体智慧 。它们作为个体是微不足道的 , 但当它们凝聚成一个整体 , “形成一个巨大的生物”时 , 就显示出非凡的力量 。
需要说明的是 , 作者反思生物行为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证明其他生物比人类更优秀 , 而是为了检讨人类盲目乐观和自大的情结 。在生物发展的历史长河中 , 人类是一个来得比较晚的物种 。虽然人类最终脱颖而出 , 主宰世界 , 但其行为与其他社会生物相似 , 仍需团结、联合 , 才能不断产生智慧 , 克服自身发展面临的困难 , 推动社会进步 。
在文章的最后 , 作者以科学研究为例 , 引用权威人士的观点 , 重新强调个体的智慧和群体的智慧 , 就像一个锯齿和整个锯子的关系 。个体的孤独和沉默可能对一些发明有帮助 , 但这些发明只有融入群体的智慧才能发挥作用 , 才有意义 。所以 , 我们要像昆虫一样 , 发扬“发现什么就喊什么”的古老传统 , 经常与庞大的社会组织网络对接 。
这篇文章语言幽默 , 展现了一个科普大师的智慧和哲学 。《细胞生命的赞美》的副标题是“一个生物观察者的笔记” 。作者以细致的观察和缜密的思考 , 揭示了《作为生物的社会》中一些值得我们探讨的生命现象 , 以此来反思我们自身的行为和组织形式 , 表现出深刻的人文关怀精神 。
二、问题探究
1.论文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这篇科普文章有散文的倾向 , 可以看作是一篇科学随笔 。这篇论文虽然严格来说不是论文 , 也没有列出严格的论证 , 但仍然有独特的论证方法 。首先 , 作者总是将生物的社会行为与人类行为相比较 , 始终认为人类行为与生物的社会行为是共通的 。其次 , 在讨论中 , 作者对个体和群体进行了比较分析 , 肯定了群体的智慧 , 强调了社会化的重要性 。再次 , 对生物的社会行为描写细致 , 先细后略细 , 再细(昆虫、真菌、鱼类、鸟类) , 既抓住了典型事例的详细分析 , 又丰富了事例 , 也体现了从现象层面到理论探讨的逐步深化过程 。
2.如何理解这篇文章对生物社会行为的论述?
作者探讨了昆虫、鱼、鸟等生物的群居行为 , 证明了它们也具有集体合作的精神 , 并且随着群体数量的增加 , 它们的智慧也在增长 , 这来自于他对自然界群居生物的仔细观察和思考 。把这几组生物看成一个巨大的有机体 , 是作者的独到见解 。但需要注意的是 , 作者在谈到生物学的社会性时 , 重点仍然是对人类行为的反思 , 旨在批判传统生物学的人类中心主义乃至人类沙文主义的观念 , 强调人类要有自我反思的意识 , 否则就会陷入盲目自我崇拜所导致的各种困境 。不可否认 , 作者的论述有其幽默的成分 , 观点牵强偏激 , 但视角独特 , 见解独到 , 论述深刻 , 给人以理性的启迪和审美的享受 。
3.如何理解这篇文章幽默的语言风格?
在讨论中 , 作者经常将人的行为与其他生物的社会行为相比较 , 即把人的行为视为“生物” , 把生物的行为视为拟人 , 形成了幽默的语言风格 , 比如说人类“摸触角” , 蚂蚁“用童工”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作者幽默的语言风格:首先 , 作为人类的一员 , 作者可以“贬低自己” , 以一种低姿态谈论生物的社会行为 , 体现出一种自嘲式的幽默;其次 , 作者作为生物学家 , 敢于挑战传统观念 , 敢于闯入别人不敢涉足的禁区 , 表现出一种智力超群的幽默;再次 , 作为科普作家 , 作者要向大众普及科学知识 , 唤起大众对科学的关注和热爱 , 用幽默的语言化雅为俗 , 拉近与读者的距离 , 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
关于实践
本文所描述的一些生物的社会组织与人类有哪些相似之处?
意图:引导学生掌握本文的主要论证方法 , 思考作者的主要观点 , 并发表一些评论 。
参考答案:
与人类相比 , 本文所描述的一些生物的社会组织有许多相似之处 , 如一致行动、集体合作劳动、有目的的行为、相互交换信息等 。
第二个问题允许学生互相讨论和回答 。答案应该是有理有据的 。参考要点如下:生物的社会行为归根到底是不能和人类相提并论的 。他们对自然的认识和改造都不如人类发达 , 更谈不上有什么意识形态和社会发展 。生物的社会行为是生理过程的发展 , 这是亘古不变的 , 其间很少有创造和进步的因素 。
第二 , 作者在谈到动物和人类的行为时 , 为什么要从个体和群体两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尽量用作者的论述来解释 。
意图: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个体和群体的比较分析 , 掌握本文的要点 。
参考答案:
在谈到动物和人类的行为时 , 作者多从个体和群体两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 。这是因为社会和个人是相辅相成的 , 社会离不开个人的参与 。对于群居生物来说 , 个体离不开社会 。所以 , 无论是谈人还是谈动物的社会性 , 都离不开对个体和群体的分析 。没有形成群体的蚂蚁 , 就没有太多的社会性 , 所以展现出来的智慧是有限的;对于人类来说 , 没有融入社会的科研成果无法为大众所用 , 从而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相比较而言 , 具有一定组织的社会生物 , 如蚂蚁、蜜蜂等 , 更依赖于社会组织 。人类是相对独立的 , 可以短时间与组织闭合“电路” , 但离开社会就无法从根本上存在 。
3.谈谈上下文中下列语句的幽默效果 。
1.它们更像是一些制作精美 , 却有着神奇方式的小机器 。
蚂蚁真的太人性化了 , 真的很尴尬 。
除了看电视 , 他们什么都做 。
它只是一个有腿的神经节 。
我们总是互相打电话 , 交换信息 , 发表文章 , 给编辑写信 , 提交论文 , 有什么发现就喊 。
意图:通过欣赏一些精彩的句子 , 引导学生欣赏这篇文章幽默的写作风格 。
参考答案:
1.害怕被批评的讽刺作家是极端保守的 。他们迫不及待地将昆虫视为低语 , 与人类完全不同 , 甚至可以说是“非生物” , 就像“魔道小机器”一样 。
2.讽刺的是 , 人类的傲慢 , 小蚂蚁的很多行为和我们差不多 , 我们却不愿意或者不敢承认这个事实 , 这真的有点尴尬 。
3.用夸张的语言来说明蚂蚁的社会行为太接近人类了——恐怕离看电视不远了!
4.用轻蔑的语气评论一只“孤独的蚂蚁” , 强调它们个体智力的渺小 。
5.用夸张的笔触将人类的行为“原始化” , 并偷偷将其与动物的行为混在一起 , 意在说明两者之间的某些相似之处 。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蜜蜂建造蜂巢的能力使世界上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 。然而 , 最差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聪明 , 因为他在使用蜂蜡之前就在自己的头脑中建造了蜂巢 。劳动过程结束时取得的结果 , 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存在于劳动者的表象中 , 也就是说 , 在概念上已经存在 。”结合这个讨论和这篇文章 , 谈谈你对生物社会行为的理解 。
意图:通过学习马克思的相关论述 , 拓宽学生的思路 , 引导学生进一步讨论本文的观点 。
参考答案:省略 。
教学建议
1.参考“教材研讨”的相关分析 , 完成第一、二练习 , 引导学生通读课文 , 理解作者的主要观点 , 讨论一些关键问题(如如何理解生物体的社会行为) 。注意讨论的限制条件 , 并着重理解作者的观点 , 不要抛开文本的视角和内容泛泛地(或抽象地)讨论 。
【动物未解之谜教案 作为生物的社会教案】第二 , 注意从语言鉴赏和写作的角度学习这篇课文 , 参考“课文讨论”的相关分析 , 完成第二个练习 , 引导学生体验这篇文章幽默的语言风格 , 品味优秀科普作家的魅力 , 做一些模仿写作练习(如果能结合写作部分的“学会深度写作”和“学会写小说”两个题目就更好了) 。
第三 , 这篇论文涉及很多生物知识 , 可以进行一次跨学科的交流活动 , 请生物老师做学术报告 , 讲动物行为的相关知识 , 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
第四 , 根据各地的教学条件 , 可以鼓励学生从事一些课外活动 。比如城镇的学生可以找一些生物信息单(光盘) , 农村的学生可以观察一些昆虫的社会行为来增强感性认识 。
相关数据
一、译者为《细胞生命的赞美》作序(李绍明)
这本书是一个医学家和生物学家对生命、人生、社会乃至宇宙的思考 。博大精深的思想 , 复杂新奇的信息 , 批判文明 , 嘲讽拙见 , 开阔视野 , 激发思考 。但他的文笔难得 , 优美清新 , 幽默含蓄 , 在科技散文的今天 , 值得大家一写 。难怪自1974年出版以来 , 立即引起了美国阅读界和评论界的巨大反响和热烈欢呼 , 并获得了当年的国家图书奖 。此后18年间几个出版社共印了20多个版本 , 至今仍受欢迎!年过六旬的刘易斯·托马斯(lewis thomas)的名字因为这本小书而家喻户晓 , 家喻户晓 , 以至于当他接连抛出最后两本书时 , 书商们再也不用打广告了 , 只需高呼“细胞生命的赞美 , 作者刘易斯·托马斯的新书” 。
刘易斯·刘易斯·托马斯博士1913年出生于美国纽约 。他曾就读于普林斯顿大学和哈佛医学院 。他曾任明尼苏达大学儿科研究所教授、纽约大学贝尔维尤医学中心病理和内科系主任、耶鲁大学医学院病理系主任、纽约斯隆凯特林癌症纪念中心(研究所)主席 , 并被授予美国科学院院士荣誉 。
这本书实际上是一些论文的合集 。它的出版过程可能会告诉我们 , 为什么这样一本极其有趣的书 , 内容如此复杂 , 结构如此松散 , 以至于看起来毫无意义 。在他1983年出版的第三本书《年轻的科学》(TheYoungestScience)中 , 刘易斯·托马斯(lewis thomas)愉快地讲述了他撰写和出版《细胞》的有趣经历 。1970年 , 在一次炎症研讨会上 , 组织者请德高望重的托马斯致开幕词 , 为会议定下基调 。不知道与会者要提出什么观点 , 他只好随意发表意见 。他说话轻描淡写 , 带有偏见 , 为的是让会议不像通常的研讨会那样无聊 。演讲的一部分是关于本书中的“细菌” 。出乎意料的是 , 组织者安排录制了他的演讲 , 分发给与会者 , 并向《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wEnglandJournalofMedicine)发送了一份副本 。杂志的编辑曾经是托马斯一年级的校友 。他虽然不认同托马斯的观点 , 但喜欢演讲的风格 , 于是让托马斯写了一组风格相似的专栏 , 每个月一篇 , 内容免费 , 编辑一个字都不改 。起初 , 托马斯听命于老大哥 , 连续写了六篇文章 , 所以他恳求停止 。但是这个时候 , 读者和评论家还没有允许杂志和托马斯停止他们的专栏 。因此 , 托马斯高兴地写道 。后来 , 一家出版社承诺这些文章不会被修理或修补 , 托马斯欣然接受了他们在付梓 。于是 , 以第一本命名的书在1974年问世 。
刘易斯·托马斯广泛涉猎并关注整个生物学领域 。在书的副标题中 , 他开玩笑地称自己为“abiologywatcher” 。他以超人的知识和洞察力 , 把握了所有生命形式的共同存在特征 , 批判性地超越了自19世纪以来一直统治着生物学领域 , 并对整个思想界和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的达尔文进化论 。他指出 , 进化论过分强调物种的独特性 , 过分强调生存竞争和其他缺陷 , 强调物种之间的共生关系 。他认为任何生物都是由不同复杂程度的低级生物组成的生态系统 , 用生态系统的整体论向我们展示了理解物种多样性的新途径 。
“作为生物学的社会”和“社会谈话”这两篇文章是关于社会性昆虫的有趣研究和独特理解 。与生物学家认为人类与群居动物完全分离的偏见相反 , 他无可争议地指出了人类与群居动物的共性 。恐惧外激素 , 世界的音乐 , 谈论味道 , 三尖杉 , 信息 , 计算机 , 词汇 , 活的语言 , 一方面强调了生物之间信息交流的重要性 , 另一方面指出了人类与其他生物之间的本质同一性 。作者的目的不仅是向我们展示一个由声音、气味、荷尔蒙、计算机和人类语言组成的充满活力的有趣的信息世界 , 还为我们提供了关于生物通信技术的有趣知识 。显然 , 刘易斯·托马斯在他最擅长的领域批判和嘲笑了人类的傲慢或人类沙文主义 。
(摘自《细胞生命颂》 ,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版)
第二 , 社交谈话(刘易斯·托马斯)
并非所有的群居动物都有相同的群居程度 。在某些物种中 , 成员之间相互连接 , 相互依赖 , 就像组织中一些松散连接的细胞一样 。群居昆虫就是这种情况 。它们一生都在群集中活动和生活;蜂巢是一种球形动物 。在某些物种中 , 群居性没有那么严格 , 其成员一起组建家庭 , 收集资金 , 成群旅行 , 分享食物 , 但任何单独生活的个体都可以生存 。还有一些物种 , 也是群居动物 , 只是因为或多或少的有趣 , 所以一直聚在一起 , 利用群居进行进食、繁殖等特殊活动 。有些动物走过的时候只是互相点头 , 直呼其名也没关系 。
确定我们属于哪一类并不容易 。因为 , 在我们的生活中 , 总有一些时候 , 我们试图组成各种我们能想到的社会组织 。尤其是在城市里 , 我们像蚂蚁和蜜蜂一样互相依赖 。然而 , 当我们想的时候 , 我们可以和别人分开 , 自己住在树林里 , 至少理论上是这样 。我们互相依赖 , 互相照顾 。为此 , 我们建立了一个复杂的系统 , 甚至包括在加油站设置自动售货机提供冰淇淋 。然而 , 我们也有很多书告诉我们如何回到农村 。我们生活在一起 , 但不知道什么时候又会闹翻 , 又会打架 , 仿佛我们是不同的物种 。作为一个群体 , 我们像蚂蚁一样渴望储存食物来积累整个宇宙的信息 , 并将这些信息在我们中间传播 , 仿佛它是一种不可或缺的食物(科学中每一个微弱的真实信息也有某种外部激素的作用 , 可以让天空角落里的实验室里的工作人员 。但是 , 我们每个人也都建立了自己的个人秘密知识库 , 像不可触摸的珍宝一样躲着别人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名字作为个人的标记 , 我们毫无保留地相信 , 这种分类系统将保证我们的实际存在 , 并确保我们与彼此或其他生物完全分开 。然而 , 在拥挤的城市中心 , 这种分类系统看不到任何效果 。本质上 , 大多数时候 , 我们都没有名字 。
没有人愿意认为迅速膨胀的人口与蚁巢或蜂巢的生活有什么重要的相似之处 。谁愿意稍微考虑一下?当我们彼此联系在一起时 , 我们30亿人就是一个巨大的动物?我们不是无脑的 , 我们的日常行为也不是由基因组详细编码的 。我们似乎并没有被强制捆绑在一起 , 我们在做着像昆虫筑巢一样单一、统一、不变的工作 。如果我们真的能集思广益 , 像蚁群一样产生一个共同的想法 , 那种想法将是不可想象的 , 真的会让我们很困惑 。
群居动物倾向于专注于做一件特别的事情 , 对于它们的体型来说 , 这通常是一个巨大的工程 。他们按照基因的指令和驱动力不停地做 , 并把它作为群体的住房和庇护所 , 以保证他们的持久性 。
当然 , 我们在一起做的一些事情 , 类似于表面上的蚂蚁 , 比如在整个地球上建造玻璃和塑料的城市 , 在海底耕种 , 组建军队 , 或者把自己的标本送上月球 , 或者给邻近的星系发备忘录 。我们一起做这些事 , 却不知道为什么 。然而 , 如果我们愿意 , 我们总是可以停下一件事去做另一件事 。不像黄蜂 , 我们受到基因的制约 , 总是沉浸在一个活动中 。我们今天的行为并不比12世纪全城出动在欧洲大陆各地建造大教堂时更受约束 。那时候我们相信可以永远做下去 , 那就是我们的生活方式 。但事实并非如此 。说实话 , 我们大多数人早就忘了大张旗鼓建教堂是什么感觉了 。这种活动是暂时的 , 亚社会的 。当我们做的时候 , 我们被迫全力以赴 , 但我们在历史上只做了很短的一段时间 。那么 , 在生物学意义上 , 这些活动就不能算作社交行为 。如果我们可以随心所欲地做和停 , 我们的基因不太可能编码详细的指令 。沙特尔大教堂(沙特尔 , 达摩)的修建固然有利于人心 , 但世事沧桑 , 人生依旧 。罗马的犁头已经变成了泥土 。激光炸弹、高速交通、登陆火星、太阳能、合成蛋白质等等怎么能长久?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 , 我们当然会即兴创作一些新的东西 , 但很明显我们有选择的自由 。
事实上 , 从长远来看 , 我们很可能不想成为生物学意义上的社交 。这并不是说不能社交 , 这件事我们说了算 , 甚至我们可以举行投票;也不是说 , 我们已经有办法了 , 怎么行动就会避免社交 。也就是说 , 如果有人告诉我们 , 从理智上讲 , 我们被一根绳子捆成一串 , 在遗传因素的驱使下 , 懒洋洋地做着一些没有特色的集体工作 , 建造着一个巨大的东西 , 大到永远看不到它的轮廓 。那么 , 我们就不会把这当成好消息 。对于我们这样一个能说话能辩论的独特物种来说 , 有这样的负担岂不是特别残忍和危险?这种生活留给了昆虫和鸟类 , 也留给了低等哺乳动物和鱼类 。
但是 , 我们人类的语言没想到会是这样 。
有一点越来越令人不安:似乎语言天赋是人类的唯一特征 , 它在基因上标志着我们都是人类 , 并把我们与其他生命形式区分开来 。语言和鸟类筑巢、蜜蜂筑巢一样 , 是人类普遍的、生物学上独特的行为 。我们开展这项活动的方式是集体的、强制的、自动的 。没有它 , 我们就不能为人;如果我们与它分离 , 我们的思想就会消亡 , 就像蜜蜂从巢中迷失了方向一样 。
我们生来就知道如何使用语言 。识别句法的能力 , 将单词组织和配置成可解句子的能力 , 是人脑与生俱来的 。我们区分句型 , 创造语法 , 都是程序规定的 。语言中一些不变和可变的结构对我们来说是常见的 。鸡生来就能识别头上的飞影信息 , 而鹰是鸟类中的佼佼者 。同样 , 我们生来就能从一串单词中识别语法意义 。乔姆斯基观察语言就像生物学家观察活组织一样 。在他看来 , 语言“必须是人脑的生物特征” 。语言的这些普遍属性是由遗传决定的;这些属性不是我们学来的 , 也不是我们成长过程中创造出来的 。
我们一生都在从事这项活动 , 我们集体赋予它生命 , 但我们无法对它施加任何控制 。个人无法控制语言 , 委员会、研究机构或政府也无法控制语言 。语言一旦有了生命 , 就会像一个活泼动人的生物一样动起来 。因为我们所有人都在从事永无止境的活动 , 它的组成部分也在不断变化 。新词被创造和添加 , 旧词改变或放弃其原意 。新的词连句、句连章的方法 , 欣欣向荣 , 奄奄一息 , 但内部结构只是在生长、丰富、扩大 。个别语言也在老化 , 看似消亡 , 但却在周围的土地上留下了后代 。几种独立的语言可以并行生长 , 几个世纪互不接触 , 保持各自的独立性和完整性 , 其生存组织互不相容;有时候 , 两种语言可能会走到一起 , 融合 , 复制 , 诞生出几种新的语言 。
如果我们说语言是我们社会存在的核心 , 它将我们聚集在一起 , 为我们构建意义 。那么 , 也可以有把握地说 , 艺术和音乐是同一基因决定的共同机制的作用 。大家一起做这件事也不是坏事 。所以如果我们变成群居生物 , 就像蚂蚁一样 , 那么至少我(或者应该说至少我们?)不会介意 。
(摘自《细胞生命颂》 ,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版)
3.蜜蜂做到了(玛丽安·斯坦普·道金斯)
蜜蜂真的向人类展示了自己非凡的智慧 , 它们做的每一件事都让你觉得 , 如果蜜蜂身体大 , 脑袋大 , 那它一定是有意识的 。然而 , 与人类有着密切社会关系的狗、马甚至黑猩猩 , 仅仅通过熟悉人的肢体语言 , 就比它们实际上要聪明得多 , 蜜蜂是摸不到它们的 。蜜蜂不能带着情绪介入动物实验中出现的统计错误 , 导致动物有意识的得出结论 。不 , 如果蜜蜂很聪明 , 那只是因为它们所做的已经超过了人类对它们的期望 。如果能让蜜蜂自觉加入智慧圈 , 那么 , 其实几乎整个动物界都可以排队 。黑猩猩就是一个例子 , 因为它们和我们很像 , 狗也是 。但是一只昆虫?它只有非常简单的神经系统 , 连大脑都说不出来 。之后只剩下海蜇和白菜 。这一定是一个恶作剧或一个错误 。但这不是一个错误 。正如我们很快会看到的 , 蜜蜂实际上会展示出所有动物中最惊人的一些技艺 。他们通过相对简单的刺激 , 一步步(每一步都不一样)调整自己的行为 , 最后的结果几乎让人难以置信 。蜜蜂具备了“语言”的雏形 。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评估” , 用特别复杂的方式“做决定” 。他们遵循非常简单的习得经验 , 为那些足够愚蠢的人提供一个事实教育 , 因为他们会认为这样高级的功能一定是意识的结果 。蜜蜂和它们的行为令人着迷 。这就像一个优秀的魔术师在你求他透露秘密时给你上的一课 。
蜜蜂最著名的成就当然是它们的交流能力 。它们可以告诉窝里的同伴食物在哪里 。奥地利动物学家KarlvonFrisch分享了1973年的诺贝尔奖 。他揭示了工蜂在巢中通过特殊的舞蹈来指出食物位置的现象 。如果在蜂巢附近放一盘蔗糖溶液 , 一旦有蜜蜂发现 , 其他蜜蜂只需要几分钟就能飞过来 。发现者蜜蜂通过一些舞蹈把其他蜜蜂带到那里 , 这些舞蹈随着新的食物来源离巢穴的距离而变化 。
如果食物就在附近(不到50米) , 返回的蜜蜂会表演圈舞 。它在垂直于蜂巢的平面上左转 , 然后右转 。其他蜜蜂聚集在它的周围 , 然后被它的通讯舞调动起来 , 飞出蜂巢 , 搜索附近的地方 。从表面上看 , 它们并没有传达飞行方向的信息 。所有的圈舞都是指“搜索50米内的地方” 。但以发现者身上的食物气味作为搜索线索 , 蜜蜂通常可以毫不费力地找到食物的正确位置 。另一方面 , 如果食物在很远的地方(超过100米) , 舞蹈就不再是圆形 , 而是变成8字形 。围成一圈 , 蜜蜂迅速左右摆动腹部 , 直走 , 故名“摇摆舞” 。这种舞蹈不仅包含了食物来源远近的信息 , 还为其他蜜蜂指明了方向 。食物的距离信息由摇摆舞的基本节奏表示(食物越近 , 舞者摇摆越快) , 而方向信息由蜜蜂跳舞时的直线或摇摆方向决定 。
问题是 , 蜜蜂总是在黑暗的蜂巢中跳舞 , 在那里它们看不到食物本身 , 也看不到太阳(它们的主要“指南针”) 。不仅如此 , 垂直蜂箱表面的舞蹈给其他蜜蜂提供的信息是水平的(直接飞到空 , 是不可能找到食物的) 。因此 , 蜜蜂无法通过简单的指令或舞蹈来指挥食物 。在巢中 , 发现者蜜蜂首先把从蜂巢到食物的路径(最终相对于太阳)翻译成相对于重力的方向 , 其他蜜蜂则翻译成外出时相对于太阳的方向 。所以如果你能沿着太阳的方向直线飞行找到食物 , 舞者就会沿着垂直于蜂巢的方向做直线“摇摆舞” 。如果食物在太阳西边40° , 舞者“摇摆舞”的方向就是垂直蜂巢左边40° 。在黑暗的蜂箱中 , 用舞蹈的直线方向与蜂箱垂直线的夹角来代替飞行方向与太阳的夹角 。它们准确飞行的事实表明 , 它们确实能够顺畅地传递信息 。
最近 , 人们从蜜蜂舞蹈中有了更多特别的发现 。我描述的蜜蜂舞蹈的强度不是一成不变的 , 它随着找到的食物数量而变化 。如果食物匮乏 , 较稀薄的糖或蜜源也会导致发现者蜜蜂劲舞;但是 , 如果有足够的食物 , 这种资源与其他优质食物资源相比并不突出 , 那么同样浓度的食物会导致发现低强度的蜜蜂跳舞 。换句话说 , 蜜蜂的行为就好像它们不仅知道自己食物资源的集中程度 , 还知道食物资源与其他地方相比的好坏 。好像没去过多少地方 , 直接对比过 。那么 , 它们怎么知道当其他工蜂访问其他食物场所时会发生什么呢?冯·弗里希用油漆给单个蜜蜂做标记 , 发现大多数蜜蜂通常在某个食物源连续工作 , 从不停下来关心其他地方发生了什么 。但是 , 由于某种原因 , 蜜蜂总是聚集在环境中食物最丰富的地方 , 这意味着它们在某种程度上有比较的能力(哪个地方最好) 。冯·弗里希的助手马丁林道尔发现 , 当采集蜂在外面采集蜂蜜时 , 蜜蜂呆在巢里工作 。这些蜜蜂从不同的地方接收不同采集者带回来的水果 , 它们的任务是比较所有收获之间的糖分浓度(有点像水果商从全国各地购买苹果 , 然后逐个比较其质量) 。采集蜂带回来的富含糖分的食物很快就被卸下来了 , 但是接收蜂对稀释的糖浆反应很慢 , 所以采集蜂不得不找一个愿意的接收蜂来处理它们的果实 。食物越好 , 采集蜜蜂装载和卸载的速度就越快 。收集者的蜜蜂对它们受到的待遇天生敏感 , 这直接影响了收集者的蜜蜂在那之后通过跳舞来宣布食物位置的倾向 。如果接受者很快卸下它的食物(40秒内) , 收集蜂就很高兴在蜂巢里跳舞 , 并动员其他工蜂飞去拜访它的食物块 。但是 , 如果它发现很难(100秒或更长)找到愿意在巢中为它装卸食物的蜜蜂 , 它可能不会跳舞:显然 , 从它的斑块中收获的食物不能引起接收蜂的积极反应 , 因为接收蜂已经接触过许多蜜蜂从各地带回来的食物 , 还不如告诉采集者蜜蜂应该去别的地方 。这个系统可以有效地帮助每个工蜂在最有价值的地方收集食物 。巢内蜂蜜越丰富 , 接收蜂越选择先卸下质量好的蜂蜜 , 返回的采集蜂越倾向于转向蜂蜜浓度较高的地方 。通过以这种方式响应接收器 , 收集蜜蜂也可以确定当食物匮乏时 , 也应该使用相对较差的食物源(如果巢周围有许多蜜源 , 则常常被忽略) 。当采集蜂发现自己获得了快速装卸的奖励后 , 它就大力起舞 , 动员其他采集蜂飞到它的食物源采集 。虽然那个地方的食物质量不是最好的 , 但却是“所有选择中的最佳选择” 。
在这一点上 , 我们可以说 , 蜜蜂正在互相“宣布”食物的位置 , 并“知道”最好的位置 。用术语来说(我已经尽力避免这样做了) , 这意味着他们在有意识地获取和有意识地传播观点 。而蜜蜂采取的习得经验很简单 , 比如“对高浓度糖的反应大于低浓度糖”、“跳舞的可能性取决于卸载时间”等等 。结果他们形成了一个完美的体系 , 给人的印象是蜜蜂“知道”最好的食物在哪里 , 在花开花落的时候寻找最好的蜂蜜 。如果我们还没有找到控制这个系统的简单规则 , 我们可能会试图得到更深刻的结论 。如果其他动物 , 而不是蜜蜂 , 做了如此复杂的工作 , 我们可能不会费心去寻找和提出比实际情况复杂得多的假设 。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当然 , 从技术角度来说) , 人们可以说蜜蜂“评估”了它们的环境 , 它们似乎在判断向它们开放的众多潜在食物点中 , 哪一个实际上是最划算的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 , “评价”这个词似乎更适合蜜蜂 , 而不是其他动物 , 似乎整个蜂巢在一起做决定是民主的 。
(摘自《眼见为实——寻找动物的意识》 ,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01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