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书院对联(岳麓书院13副经典对联欣赏)
书院是中国历史上的一种独特的教育机构 , 是中国教育发展史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 对中国封建社会教育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而在书院文化中 , 对联又是一个重要部分 , 是千载中华人文思想的积淀 。
今天 , 历史妞就和各位一起回顾一下古代著名书院——岳麓书院的那些经典对联 。
1、大门
位于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是宋代四大书院之一 , 始建于公元976年 , 至今已有长达1041年的历史 。千百年来 , 在岳麓书院的大门上一直挂着一幅非常大气的楹联:惟楚有材 , 于斯为盛 。
这副对联是清嘉庆年间 , 时任岳麓书院山长(古代称书院院长为“山长”)袁名曜和贡生张中阶吟就的 。当时 , 有人请袁名曜撰题大门联 , 袁名曜便以“惟楚有材”为上联 , 并嘱咐诸生应对 。正当大家还在沉思的时候 , 张中阶来了 , 弄清楚怎么回事之后 , 张中阶应声对出了下联“于斯为盛” 。
实际上 , “惟楚有材 , 于斯为盛”均取自古语 。上联“惟楚有材”典出《左传》 , 原句是“虽楚有材 , 晋实用之”; 下联“于斯为盛”则出自《论语泰伯》“唐虞之际 , 于斯为盛” 。全联的意思或可理解为:楚地真是出人才的地方啊 , 岳麓书院更是英才汇聚 。可惜的是 , 这副千古名联在抗日战争期间被日军的飞机炸毁了 , 现存的对联是1984年根据历史照片复制而成的 。
文章插图
除此之外 , 在大门的两壁还有一副对联 , 联曰:“治无古今 , 育才是急 , 莫漫观四海潮流千秋讲院;学有因革 , 通变为雄 , 试忖度朱张意气毛蔡风神” 。这幅对联当中的“朱张”即指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和张栻两位大儒;“毛蔡”则指当时名冠潇湘的毛泽东与蔡和森 , 当时毛泽东与蔡和森常聚会在岳麓书院的爱晚亭下纵谈时局、探求真理 。这副对联的大意是:无论是古代还是今天 , 治理国家的急迫任务是培养人才 , 切不可忽视世界历史潮流和千年学府的讲学传统;治学要掌握传承和革新的辩证关系 , 把握如何变化才是英雄人物 , 试想一想 , 朱熹张栻的治学精神和毛泽东蔡和森的经世风格不是很值得后人思考和学习吗?
2.头/前门
1985年 , 在修复岳麓书院院前围墙时 , 在院前增设了头/前门(正式进入书院的第一道门) , 与赫曦台相连系 , 既富空间变化 , 又存前门之意 , 且便于管理 。在前门两侧也有一副著名对联:千百年楚材导源于此 , 近世纪湘学与日争光 。
文章插图
1986年 , 岳麓书院1010周年院庆时 , 湖南大学长沙校友会赠送了一块“千年学府”的大牌匾悬挂于此当作横批 。
3.赫曦台
南宋乾道三年 , 朱熹应著名理学家张栻邀请 , 来到岳麓书院讲学 。朱熹常与张栻相约 , 登岳麓山顶 , 观日出 。将观日的地方命名为赫曦 , 张栻遂修筑“赫曦台” 。如今 , 在赫曦台西面两柱上悬挂了一副对联:“合安利勉而为学 , 通天地人之谓才” 。
此联是清代进士、湖南巡抚左辅所撰 。上联意为 , “如能融会贯通‘安、利、勉’这三种情况 , 潜心治学 , 一定能取得成功”;下联则说 , “作为生徒必须精通‘天、地、人’的道理 , 知广识博 , 才能成就人才” 。
4.二门
文章插图
在岳麓书院的二门上也有一副著名的对联——“纳于大麓 , 藏之名山” , 而门额正面悬有“名山坛席”匾 。这里的“名山”专指衡山之尾的岳麓山 , “坛席”即坛位 。此联为清末湖南高等学堂学监程颂万所拟 , 上联语出《尚书尧典》“纳于大麓 , 烈风雷雨弗迷” , 下联源于《史记太史公自序》“藏之名山 , 副在京师 , 俟后世圣人君子 。” 从字面来看 , 对联的大意为:岳麓书院被浩瀚的林木所掩映 , 藏在地阔物博的岳麓山中 。
5.二门过厅
岳麓书院二门过厅的对联也非常有名气——“地接衡湘 , 大泽深山龙虎气;学宗邹鲁 , 礼门义路圣贤心” 。
这幅对联是乾隆年间岳麓书院山长罗典所撰 , 此联中的“大泽深山”出自《左传襄公二十一年》:“深山大泽、实生龙虎” , “礼门义路”出自《孟子?万章下》:“夫义 , 路也 。礼 , 门也 。惟君子能由是路 , 出入是门也” 。此联意指岳麓书院藏龙卧虎 , 是文教兴盛之地 。
6、讲堂
进入二门后就是书院的核心部分——讲堂 。讲堂有很多重要的对联、碑刻 , 我们只选取两副为大家解读 。
文章插图
第一副是:工善其事 , 必利其器;业精于勤 , 而荒于嬉 。此联典出《论语》和韩愈的《进学解》 , 上联由《论语卫灵公》中的“工欲善其事 , 必先利其器”演化而成 , 下联则来源于韩愈《进学解》中的“业精于勤 , 荒于嬉;行成于思 , 毁于随” 。
第二副是:是非审之于己 , 毁誉听之于人 , 得失安之于数 , 陟岳麓峰头 , 朗月清风 , 太极悠然可会;君亲恩何以酬 , 民物命何以立 , 圣贤道何以传 , 登赫曦台上 , 衡云湘水 , 斯文定有攸归 。这也是古代读书人关于个人修养的座右铭 , 意在告诫给学子士人:要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 。
文章插图
除以上两副对联外 , 岳麓书院讲堂中还藏有康熙题写的“学达性天”匾和乾隆题写的“道南正脉”匾 , 均是清廷为为表彰岳麓书院传承理学、培养人才的历史功绩而颁赐的 。
7.湘水校经堂
从讲堂往左走就是湘水校经堂 , 湘水校经堂其实就是以研习汉学为主的学校 , 在治学上强调“精微并举” , 注重朱熹张栻理学的传统 , 没有门户之见 , 能兼容各学派的不同观点 。湘水校经堂培养的学生当中比较有名的有郭嵩焘、左宗棠等 。
在校经堂门口就悬挂着一副左宗棠撰写的对联:学贯九流 , 汇此地人文法海;秀冠三湘 , 看群贤事业名山 。
从对联中可以看出左宗棠的豪迈自信以及对岳麓书院的无限赞美 。
8.教学斋半学斋
文章插图
斋舍是岳麓书院学生自修和住宿的地方 。“教学斋”的名字源出《礼记学记》:“建国居民 , 教学为先”;“半学斋”的名字来自《尚书说命》下:“惟教学学半” , 意思是半教半学、教学相长 。教学斋与半学斋两个斋名恰好反映了教与学的辩证关系 。
教学斋与半学斋既然是学生自修和住宿的地方 , 那么自然也都各挂着一副对联以示警醒 。
教学斋门口挂着的对联是:业精于勤 , 漫贪嬉戏思鸿鹄;学以致用 , 莫把聪明付蠹虫 。
文章插图
而半学斋门口挂着的对联是:惟楚有材 , 三湘弟子遍天下;于世无偶 , 百代弦歌贯古今 。
9.文庙
文庙挂着一副号称岳麓书院“最霸气”的对联:吾道南来 , 原是濂溪一脉;大江东去 , 无非湘水余波 。联中的“道”即理学的意思 , “濂溪”是指理学开山始祖周敦颐 , “大江”指长江 , “湘水”即湘江 。
这副对联出自晚清学者王闿运(世称湘绮先生)之手 。王闿运是湖南湘潭人 , 曾在湖南长沙城南书院讲学 。此人曾做过曾国藩幕僚 , 但性情高傲 , 终身不仕不官 。据说王闿运曾到江浙一带讲学 , 当地官员为试他的才学高低 , 故意探问他的学问之流派、渊源 , 王闿运便脱口而出:“吾道南来 , 原是濂溪一脉;大江东去 , 无非湘水余波” 。巧的是 , 王闿运写这副对联时正是湘军如日中天之时 , 在当时的政治格局中占据重要地位 。所以这副对联虽然口气大 , 但也恰如其分地表现了湖南人及湖湘文化对近世中国所起到的重要影响与所担当的重要责任 。
10.时务轩
文章插图
在岳麓书院有一处为纪念清末维新派创办的学校——时务学堂而筑的纪念性建筑 , 这便是与百泉轩隔池相望的时务轩 。这里挂着一副由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l梁启超撰写的对联:胸怀子美千间厦 , 气压元龙百尺楼 。
此联中的上联典出“诗圣”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下联语出《三国志》 , 旨在劝诫人们在天下危乱之际心系国家、胸怀天下 , 切不可为自己的蝇头小利虚度一生 。
千百年来 , 岳麓书院人才辈出 , 不愧为千年学府 。如今的岳麓书院已经成为湖南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 继续发挥着它千年学府的作用 。
【岳麓书院13副经典对联欣赏 岳麓书院对联】
推荐阅读
- 笔记本电脑品牌前十名 什么笔记本好
- 网球怎么打
- 釆山枣最快的方法
- pmc工作职责有哪些 pmc工作职责
- 丹麦公主 希腊公主
- 硬件测试培训 服务器硬件检测
- 2021个人年度工作总结范文通用 个人工作总结范文
- 佳节又重阳是什么节日 佳节又重阳
- 关于描写冬天的好句好段 描写冬天的好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