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收趣”为例,谈谈如何打造习惯养成类|以“收趣”为例,谈谈如何打造习惯养成类 App

“收趣”是一款稍后阅读类 App,产品核心功能是收藏其他地方看到的内容。用户的收藏习惯是该 App 的重点关注处。
下面我以“收趣”为例,分享应该如何打造习惯养成类 App。
【如何帮助用户进行习惯养成】
这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尤其是习惯养成类工具,如番茄钟、潮汐等。
帮助用户进行习惯养成,也就是让用户规律性地去做某事:
本质上只需要做到一点:占领用户心智,让用户能回忆起来,时间跨度是 21 天。
因此我们可以切分为三个 7 天来进行用户习惯养成的教育,达到让用户能回忆起我们的产品的目标。
一、First 7 days
目标:让用户感知到产品的核心功能点,并让其完成至少两次完整的功能闭环。
用户习惯是否能养成,有一个前提是产品的核心功能是用户的一个短期内较强烈的需求。若能促进用户去走完两次完成的产品核心功能闭环,这样就可再用户心智上留下一个记忆点:这个产品还挺有用的,不错。
(这里的回答不涉及产品表现层的设计,表现层的设计对第一个 7 天而言是十分重要的,毕竟是我们计划的第一个步骤)
实现第一次的功能闭环,在于我们的引导设计是否合理,必须让手把手教,让用户跟着做!
以“收趣”为例,谈谈如何打造习惯养成类|以“收趣”为例,谈谈如何打造习惯养成类 App
文章图片
图片发自App 针对目前收趣首次使用的功能引导,稍微有些用户洞察力,就知道大部分用户是通过微信去收藏内容,因此可优先使用 toast 自动去引导用户该怎么去完成第一次操作,实实在在地让用户操作,而不是看视频。
而后,再把其他收藏方式露出,让用户自己去查看。
实现第二次的功能闭环(用户关闭 APP 后再次进入),在于我们核心功能的打磨是否细致,让其觉得有用。
这个点比较容易理解,我就不展开了。
二、Second 7 Days
目标:塑造品牌形象,让用户时常感知到我们的产品。
用户时常感知到我们,才会想起,然后再去使用,从而去重复地使用核心功能,从而在生活中呈现新的规律性行为轨迹。
如何让用户感知到
1、针对目标用户进行内容阅读的场景进行营销推广;
2、两天一次在中午 12.30 或 晚上 10.00 下发 App 通知给用户;
3、增添备忘录功能,新增一个入口,让用户简便使用,不要与每项收藏内容并排;
4、通过一些运营活动让用户时常回到 App 去签到或者怎样都行
5、在用户收藏完一个内容的时候,在不干扰用户体验的前提下给一些惊喜性的需求或者简单的提醒
比如:收藏完可以制作成一张好看的图片分享到朋友圈、提醒:阅读时间不宜过长,记得适度休息等。
总的来说,通过各种优雅的方式去“追求”用户,经常在他眼前晃悠,让他明确感知并渐渐习惯我们陪伴在他身边,是他的收藏管家。
三、Third 7 Days
目标:最后一个 7 Days,让用户收藏完内容之后能有机会做其他有趣的事情。
这个目标的重任就要落在“推荐”这一模块了,收趣目前的推荐分拆为两部分:发现及关注,
本质是推荐给用户感兴趣的内容,可是大家没发现收趣为了提高用户停留时长所做的这些与微信的看一看,头条的推荐,不仅没有任何差异性,也做得没他们好吗?
收藏的本质是整理收纳,与之相对应的属性是条理性、易翻查、能追溯等等
与收藏场景相符的内容拓展不应该是重点打造收藏来源分析、提升用户翻查效率,追溯用户当时收藏的涌现灵感吗?
这三个点是微信、头条没有做到的,可形成差异化的场景。现在的用户急需把自己收藏的东西再度利用起来的 App.
最后针对用户涌现的灵感去打造内容社区,再辅以现在“发现”Tab 里的内容,形成一个具有差异化的产品形态。
由此,若能做到这些,用户习惯养成,应该能有所改变。
PS:【如何促进用户阅读收藏的内容】
如果要用户阅读收藏的内容,要去探索用户关于收藏内容本身的新的延展
首先你得让我知道我收藏了什么:打造收藏来源分析、内容分类
其次你得让我容易查找:提升用户翻查效率(这块现在就是要促进用户去增添标签,目前的“筛选”做得不错)
最后你得让我有可以消费的新内容:追溯用户当时收藏的涌现灵感(碎片化阅读是不存在多篇永远值得阅读的文章,只有零星几篇,更重要的是我自己的想法是怎样的)。
更多精彩移步微信公众号
各种腔调
【以“收趣”为例,谈谈如何打造习惯养成类|以“收趣”为例,谈谈如何打造习惯养成类 App】
以“收趣”为例,谈谈如何打造习惯养成类|以“收趣”为例,谈谈如何打造习惯养成类 App
文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