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凌(给在校大学生的三点建议)

(1)
写了近两年的文字,不知不觉在微信、微博、今日头条等平台上我有了近10万粉丝,如今常常担心自己有失偏颇的观点会错误的影响他人。
因此我非常想借用李善友教授常讲的一句话,“我说的都是错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看待事物的视角,但由于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有了越来越多的顾虑,于是真实的去表达自己心中所想,变的极为困难,可做那些困难的事,在我看来是我们人生的一种追求。
所以我并不会停止的去表达自己的观点,作为一个多年校园市场从业者,今天聊下对于大学生的几点建议,当然对于职场人士也基本适用。
(2)
【孙凌(给在校大学生的三点建议)】如果有条件,尽量去考研。
我自己大学读的是一所三本院校,以前为了所谓的光环,我一直回避这个问题,以至用后来的双学位所在学校去搪塞,而如今越来越去正视。
(哈佛校园2017-12-3)
在创业期间,我去过50多所高校做线下分享,当时并没有深刻感受到学历差异的残酷,一直到今年5月,我进入人力资源行业。
今年9、10月秋招旺季,我们服务了1000多家大型客户做校园招聘业务,落地活动7000余场,而其中90%以上集中于全国前100所高校,相当于全国高校总数的3.5%,而据不完全统计,有30%以上的应届职位不再招收本专科毕业生。
可能两所相隔不远的高校,这两个月时间,一所大学里每天招聘企业络绎不绝,而另一所无人问津,这就是就业环境的现实。
尤其是在人工智能时代的袭来,低端重复性的劳动基本均会被机器所替代,而需要我们所做的则是更加高端、创意、有含金量的工作,这需要更多的知识储备。
所以在今年下半年,我给予学生们最多的建议,就是尽量考研吧,如果你家里条件允许,不急着让你早日赚钱的话,尽可能去提升学历,尤其是本科并不算好的高校学生。
(3)
如果有条件,尽量多出去走走。
我一直很羡慕异地读大学的朋友,也曾钦佩他们的勇气,谈了很多离开舒适区,其实换一座城市,就是很直接的行动了。
大学几年时间太过于重要,很多人可能一生中最值得怀念的时光都在大学校园里,认识到的朋友远比后来的单纯,而那些学习压力,对比后来进入职场后,其实不值一提。
(MIT Media Lab2017-12-4)
去过洛杉矶、纽约、东京、台北以及大陆诸多城市之后,我告诉自己一定要经常出去看看,世界真的很美好。
在大学期间,我们一定不要让自己困于校园之中,而注意多走出去看看,看看这座城市,看看周边城市,以及通过一些实践活动、比赛去到另一个陌生的地方。
人类思维遮蔽性,形成因素中最大的一点就是无知,不知道这个繁杂世界的模样,不曾看过原来还有这个样子的事物。
相比进入职场后而言,大学期间我们有更多的时间去经历那些未知,并且认知越早的形成,对我们之后的帮助,也将越大。
(4)
读书不需要条件。
昨天,我在参加微博V峰会的时候,听到马薇薇的分享,其说做内容创作,每天似乎都把自己掏空,但随后读几百篇文章后,感觉又复活过来了。
(微博V峰会2017-12-7)
关于读书,我买过kindle,但还是偏爱纸质书,于是在北京搬家的时候,最痛苦的就是几大箱子的书了。
而关于读书类的产品,我喜欢樊登读书会,每周将一本书,再自己看过一本书之后,再听上一遍他人的讲解,又引起一番思考。
但如得到、喜马拉雅上的每天听本书,则是我不喜欢的读书方式,一个是每天听半小时绝大部分人是无法做到的,其次这么浅显的听书,最多知道一本书的大概,而我认为真正的读书,需要做笔记和思考。
不过,得到APP上有两个专栏,我倒是可以推荐给大家,何帆老师的北大读书俱乐部和刘苏里老师的名家大课,每周讲完一世界经典著作,让我眼界大开。
针对在校大学生而言,再low的大学,都不会没有图书馆,不过一个鲜明的对比则是,在重点大学里,图书馆的座位是需要抢的,而普通高校里大多则无人问津。
还记得股神巴菲特曾说,其身边的聪明人,没有一个人是不读书的,甚至一天不读书,会感觉到不舒服。
在如今时代,我们没必要较真天天手捧着一本书,但每天吸取足够多的信息,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则是不可或缺的。
我们都不想落后于人,想成为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其实当我们反观这群人的时候,发现他们都拥有不错的学历,去过很多地方,以及坚持读书学习
?
我的第671篇文章
-作者-
孙凌,知名公司校园&海外事业部执行总监,终身学习者,曾连续创业获得多轮融资,以创业心态去生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