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至刘秀称帝之间的历史(四)(最后的障碍公孙述)


王莽至刘秀称帝之间的历史(四)(最后的障碍公孙述)
文章图片
灭了隗嚣之后,就剩下公孙述了。

实在是羡慕公孙述这位仁兄,王莽末年,东汉初年,全天下都在打仗,而这位仁兄可以躲在这巴蜀之地,享受着太平盛世。遍地都是美女,实在是羡慕。言归正传,先说一下公孙述这个人。
公孙述其人
公孙述,字子阳,扶风茂陵人(与马援是老乡)。是一位官二代,依靠父亲公孙仁的关系,年纪轻轻的就出任了清水县长。有志不在年高,这位公孙大人,颇有治理能力。《后汉书》中是这样评价他的治理能力的“后太守以其能,使兼摄五县,政事修理,奸盗不发,郡中谓有鬼神”。太守觉得这孩子能干,让他管理了五个县,公孙述照样做的很好,五个县都大治,百姓都认为郡中有神人相助。有这样的领导能力,这是造反,称王,称帝的基础。很快,公孙述得到了升迁。迁为“导江卒正”。解释一下:王莽改蜀郡为导江,太守为卒正。公孙述被派到了蜀郡做太守。这也是公孙述以后称帝的大本营。
造反的资本
造反得需要资本,不能脑袋一热就上阵了。先看看公孙述造反的资本。
一、蜀地沃野千里,粮食充沛。外面的世界都打疯了,都开始吃人肉了。但是公孙述这里还是一派世外桃源的景色。公孙述的部下李熊甚至这样说:果实所生,无谷而饱。真实一个好地方,就是光吃野果,就能吃饱了
二、纺织业发达。“女工之业,覆衣天下”。蜀地产的布,都可以满足全天下的需求了。
三、战略物资充沛。蜀地盛产竹子。竹子在当年可是重要的战略物资。不仅可以用来做箭,在没有兵器的情况下,弄一根竹竿也可以打仗。
四、不缺金银,有钱。蜀地还产铜、银。
五、战略位置极佳,进可攻,退可守。这个大家都明白啦。刘邦,刘备也是这么认为的。
六、人口资源充足。打仗得需要人啊,此时蜀地可以征集的队伍号称百万。
在分析了这些客观事实之后,似乎可以称帝了。
公孙述称帝
客观环境貌似很适合造反称帝,可是公孙述心里不踏实。因为那会子当皇帝,得有预兆,就是总有点鬼神事件,不管是不是人刻意制造的,这是造反的必须凭证。比如刘邦的斩白蛇,陈胜鱼肚子里得了一封信等等。公孙述最不踏实的就在这,公孙述即在等待天降祥瑞,老天对自己的承认。
或许是日有所思,也有所梦。公孙述没等到什么公开的鬼神事件,自己努力了一下,自己做了个梦。梦见有个人对他说,你可以当十二年的皇帝。公孙述醒了之后,不知如何是好。造反吧,只有十二年,太短了。有点划不来。在此时起关键作用的,居然是公孙述的老婆。老婆对他说:朝闻道夕死可矣,何况十二年。有这么一位悍妇,公孙述不再犹豫了,称帝,立马称帝。就在刘秀称帝的同年四月(公元25年),公孙述也称帝了,号成家,崇尚白色,建元曰龙兴元年。
关于能不能成事,阎崇年先生在天时、地利、人和之后又加了一个:己合。就是外界条件都很好的情况下,还得看自己能不能胜任。公孙述就是忽略了这一点,当皇帝和当官吏是两码事。公孙述没有预计到这一点,这也是他以后失败的关键点。其实很多人都不会认识到这一点,人有自知之明实在是太难了。
公孙述的小日子
外面的世界纷纷扰扰,公孙述的小日子过的还是不错的。刘秀再牛逼,在这个时候还够不着公孙述。
公孙述不费吹灰之力,很快占领了整个益州。自己的底盘得天独厚,从战略上,隗嚣和刘秀都在拉拢公孙述,每一个人敢在这个时候跟公孙述公然闹翻。公孙述自然落的一个清净。想想公孙述都让人羡慕,在美女如云的成都称帝。
【王莽至刘秀称帝之间的历史(四)(最后的障碍公孙述)】说一个公孙述治理蜀地的小插曲吧,不知道公孙述听了谁的建议,在益州搞起了金融改革。废了铜钱,改用铁钱。百姓手里的铜钱里面成了废铜,怨声载道。关于币制改革的影响,可以参考去年印度实行的取消大额纸币的政策,给百姓生活带来的诸多不便利。
公孙述的小日子过得贼爽了,转眼就是10年。整整十年的太平日子,这十年,外面的世界都变天了。纷争的天下就剩下刘秀自己了。剩了刘秀自己,也就意味着公孙述的好日子到头了。
向公孙述进军
刘秀在解决了隗嚣之后,终于腾出手来对付这最后一根钉子。建武11年(公元35年,按照公孙述的纪年,此时也是龙兴11年),刘秀派遣两路大军向着蜀地进发。带头的将领分别是征南大将军岑彭和中郎将来歙(xi)。这两位哥们必须提一下名字。这最后一仗也耗时两年。
公孙述虽然小日子过的不错,可是部下毕竟没有刘秀的军队战斗经验丰富。刚开始这两路人马进展都很顺利。但是不走远运,这两路人马很快都败了,还都败在了同一个原因之下。
这个失败的原因居然是:暗杀。在正面对抗打不过刘秀的人马,公孙述来了一招阴的。先派人暗杀了来歙,接着派人暗杀了岑彭。哎,两路人马的将领都挂了。可能汉军之间没遇到过这种事情,要不然堂堂的三军主帅,怎么被如此轻易的暗杀,而且还是两个主帅。
这两次暗杀事件,是汉军遇到的最大的障碍,在哪个通讯不发达的时代,将消息从四川送到河南洛阳,再接受刘秀的指示,再从洛阳送回到四川,这得多久。
两路将领去世之后,刘秀并没有停止对公孙述的进攻,建武12年(公元36年),汉军统帅改为吴汉。
同年11月,吴汉兵临成都,最后的决战开始了。(吴汉的进军并不是一帆风顺,其中也有曲折,在此不啰嗦,等以后讲吴汉的时候再详细说)
诡异的决战
在成都城下僵持的时候,公孙述又开始算命了。自己给自己算了一卦,得到的结果让公孙述大喜过望:虏死城下。虏,在公孙述眼里就是汉军啊。老天都给了这么明显的暗示了,公孙述决定出城决战。只是公孙述把自己的梦给忘了,自己的皇帝只有12年,现在已经是第十一年末了。
出城作战的结果,就是公孙述大败,自己还被刺穿了胸口,回到城中,当天晚上就死了。哎!算命害死人啊。这个“虏”原来指的是公孙述自己。
公孙述死后的第二天,手下大将延岑就带领成都人民投降了。只是结局有些惨,吴汉进入城中纵兵抢劫,焚烧宫室。杀了公孙氏全族,投降的延岑也被灭族。估计延岑当时都后悔死了。吴汉被刘秀严厉警告。只是范晔在写《后汉书·吴汉传》的时候,对吴汉的评价为:仁。不知道范晔先生是怎么想的。
在结尾处,附加一个白帝城的典故吧:
白帝城,又称子阳城,为公孙述所建。因城内白鹤古井白雾升腾,宛如白龙,公孙述以为是“白龙献瑞”,要出新天子,故自号“白帝”,城名由此而来。公孙述一生喜欢白色。
好了,公孙述到此结束。刘秀的最后一个对手也谢幕了。历史就像电视剧一样,有主角也有配角,配角还都有当主角的梦,请看下一篇,也是本系列的大结局:王莽至刘秀称帝之间的历史(五):还有一帮子趁乱打劫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