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年轻人躲进在线文档( 三 )


历史在这里转了一个弯 。
三十多年前 , 万维网之父伯纳斯·李曾这样阐释自己的“织造网络”的初衷:“我的初衷就是要把它设计为社交媒体 , 借它和别人分享想法 。”同样是这一时期 , 学者胡泳在第一次看到了水木清华BBS , 当时还在传统媒体任职的他这样评价此类社交媒体:“让天南海北的人在一个空间里彼此自由互动 。”
这些互联网最早一批的尝鲜者或许没有想到 , 社交媒体的历史竟然在三十多年后又回到了最初的模样 。
社交复兴 , 一次偶然中的必然但这场“社交复兴”在大多数人眼里 , 起初其实更像是一场暂时性的偶然 。
一个原因来自监管层的压力 。作为中文互联网历史悠久的社区 , 2021年 , 豆瓣小组因监管原因曾集体出逃“在线文档” 。以流量最大的“豆瓣鹅组”为例 , 在全站宣布“禁止回复”期间 , 热衷于吃瓜的“八组鹅们”将讨论地转移到了“在线文档” , 正式开启了“版聊”模式 。
另一个原因在于中国社交媒体独特的生态 。因为如果将中国社交媒体的发展历史与在线文档的历史做一个对比 , 会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 , 这两条线在十多年前几乎泾渭分明 , 一个专注于C端 , 一个专注于B端 , 并未有过多交集 。
学者们大多将中国的社交媒体分为四个时代 , 即早期以论坛或社区为形态的BBS(如天涯)、娱乐化社交媒体网站(人人网等)、“微信息”社交媒体时代(微博等)以及垂直社交媒体时代(微信等) 。
中国人民大学传播学教授彭兰则将社交媒体按照属性划分为创作发表型(博客网站、论坛网站与微博)、资源共享型(照片分享网站、视频分享网站、评论网等)、协同编辑型(维基、社交型问答网站)、社交服务型与C2C商务型(淘宝网和团购网站)五大类 。
但无论如何划分 , 一个共同点是 , 它们的起点都是出奇的一致——都是为了社交而生 。
以天涯为代表的传统论坛时代孵化出早期的社交娱乐场 , 或严肃或诙谐“论坛文化”土壤下诞生出一篇篇高质量的帖子 。以微博为代表的“微信息”时代 , 则搭建了一个去中心化的全民围观现场 , 继论坛之后 , 成为了“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新表达场所 。
就连帮助腾讯抢到移动互联“站票”的微信 , 克制的效率主义者张小龙也在诸多的设计细节上注入了典型的社交色彩——比如“摇一摇”与“朋友圈” , 这些鲜活的案例都在说明一点:
参与、公开、交流、对话、社区化与连通性——这一社交媒体的基本特征几十年来根本没有变 , 变的只是产品经理们的野心与C端红利殆尽下巨头们的流量焦虑 。
而另一边 , 国内在线文档的竞争却显得意外的平静 。
相较于社交媒体复杂的时代演绎 , 在线文档的兴起需要追溯至2011年左右 。
彼时尚未创业的雷军刚刚接过求伯君手里的金山接力棒 , 作为曾与谷歌、微软等同台竞技的传统办公巨头 , 金山办公眼光毒辣地提出了“All In Cloud”的战略 。比后来的互联网大厂们更早一步意识到“云端办公”的风口是从海外归来的双胞胎兄弟吴冰与吴洁 , 他们在武汉光谷的一处简陋逼仄的办公室内开启了自己的创业项目——石墨文档 , 也就是当时中国第一款支持实时协作的云端Office办公软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