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国产机器人的三大投资逻辑( 二 )
其中上游核心零部件不仅成本占比高达7成,而且技术难度最大;中游机器人本体技术难度跟随上游核心零部件,成本占比约20%;下游系统集成技术难度较低,主要取决于落地场景 。
产业链技术难度决定了核心零部件是工业机器人获胜的制高点 。
文章图片
不过遗憾的是,目前国内机器人公司在包括“控制器”“伺服系统”“减速器”的工业机器人三大核心零部件话语权均不高 。
首先是控制器,这个被称为机器人大脑的装置上,主要由软件与硬件两部分组成,硬件包括机身、操作界面等,国内与国外的差距并不大;但在软件方面,外资在软件算法、反应速度、兼容性等方面的表现明显胜于国产 。
这样导致的结果是,以发那科、库卡、ABB、安川电机在内的机器人四大家族占据我国控制器的53%的份额,加上其他二线外资,外资在该领域的合计占比超过了80%,而国内厂商在控制器领域占比在16%左右 。
文章图片
▲2019年国内控制器市场格局
其次是伺服系统,作为工业机器人的小脑,伺服系统通过接收控制器发出的运动指令,驱动机器人本体去精确执行 。
伺服系统的主要由伺服驱动器、伺服电机两部分构成,当前交流伺服驱动器设计中普遍采用基于矢量控制的电流、速度、位置三闭环控制算法,对闭环系统的设计、调试要求都很高,这也是伺服系统中核心难点所在 。
这种难点也决定了研发历史较长的外资占优势 。据统计,2019年,国内伺服系统领域,以日本松下、安川以及欧系西门子、施耐德等外资企业合计占比超过52%,内资企业仅占26%左右,排名靠前的有汇川科技(10.7%)、雷赛智能(2.3%) 。
目前国产伺服系统与国际先进水平在动力输出功率方面大体相同,没有明显差距,差距主要体现在响应速度、大小和稳定性等方面,技术的突围还在继续 。
最后是减速器,作为伺服系统的搭档,减速器相当于安装在连接伺服电机和执行机构之间的刹车 。
减速器的核心难点主要在于精密加工、齿面热处理、装配精度、大规模生产与检测等工艺环节上,恰恰是我国制造业基础配套体系中最薄弱的部分,需要长期的经验积累 。
目前,市面上加速器包括RV减速器和谐波减速器两款主流减速器及Spinea特用减速器,三者占比分别为4:4:2 。其中RV减速器与谐波减速器在应用上呈互补关系,前者主要应用于20KG以上的机器人关节,后者则在20KG以内的机器人关节 。
目前国内的减速器主要集中在谐波减速器领域,而RV减速器领域声量不足 。市占率方面,目前RV减速器和谐波减速器领域分别由纳博特斯克、哈默纳科垄断 。外资占比70%以上,国产减速器份额占比不足30% 。
大体上看,机器人三大核心零部件中,减速器与伺服系统国产的占比相对有起色,控制器方面落后较多 。这种背景下,机器人国产化的机会不仅要求要在外资卡脖子的硬核技术上去突破,还有其他优势领域的另辟蹊径 。
三大突围方向尽管,国产机器人企业与外资差距悬殊,但并不能阻挡我们奋力追赶的脚步 。
近期,十四五规划提出机器人发展的两项目标:到2025年,我国成为全球机器人技术创新策源地、高端制造集聚地和集成应用新高地;到2035年,我国机器人产业综合实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
推荐阅读
- 投稿|一度超越微信登AppStore榜首,但“元宇宙”社交也难逃“月抛”魔咒
- 投稿|陕旅饭店集团破产重整,昔日“混改模范”为何沦为反面教材?
- 投稿|疫情之下,本土自主设备如何突围?中国制造的投机主义和长期主义
- 投稿|即视角|出海正当时:欧美、东南亚、中东、拉美市场观察
- 投稿|“东南亚小腾讯”跌入谷底:受阻的业务飞轮撑不起千亿市值
- 投稿|员工行为几乎全裸?深信服“监控门”背后
- 投稿|信任危机?一场针对民族企业的商业“阳谋”
- 黑马|华为跌出国内前五后,“国产黑马”没让人失望,第一确实有点厉害
- 投稿|体量庞大,微软还能突飞猛进吗?
- 投稿|估值近百亿,从下沉市场走出来的书亦烧仙草,凭什么成黑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