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完成C轮融资后又获战略投资,黑芝麻智能大算力芯片年内上车( 二 )


汽车|完成C轮融资后又获战略投资,黑芝麻智能大算力芯片年内上车
文章图片

根据预测,2022-2023年,100+TOPS算力芯片将迎来量产上车 。2025年,这一数字将提升至500TOPS,而2030年,超1000TOPS算力的芯片将会普及 。
【汽车|完成C轮融资后又获战略投资,黑芝麻智能大算力芯片年内上车】在谈及核心芯片时,杨宇欣补充说,“黑芝麻智能的核心芯片是基于我们自主研发的两大核心IP打造,而IP正是自动驾驶芯片技术差异化的关键 。黑芝麻智能拥有完善的车规认证体系,芯片已通过了车规安全认证,可以‘持证上车’ 。”
相比国内其他玩家,黑智能智能最早推出来大算力芯片,并已提供了客户验证 。2021年,黑芝麻智能与多家自主品牌车企客户达成定点,经过2年多的测试验证,今年大算力芯片也将在年内实现量产上车 。
国内芯片企业迎来发展窗口期作为战略投资方,博原资本管理合伙人及董事长蒋红权也认为,“如今的自动驾驶赛道已经进入算力快速更迭的时代,高水平的自动驾驶技术将是未来智能汽车的核心能力 。L3/L4自动驾驶需要高性能、低功耗、安全可靠的大算力芯片作为支撑,目前国外制造的芯片仍在市场上占主导地位,但伴随这两年国内智能汽车产业的飞速发展,以及汽车产业“缺芯”带来的芯片供应链稳定需求,国产自主可控的高性能大算力芯片迎来了巨大机遇 。”
同时,受2021年的缺芯浪潮影响,自主掌握供应链中的核心技术已经成为行业共识 。而在软件定义汽车趋势下,主控芯片和计算平台更是成为汽车智能化的发展核心 。本土芯片如果能够实现崛起,将无疑为中国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添加一副有力的强心剂 。
杨宇欣指出,从整个汽车产业的发展规模来看,欧美日的车企在率先形成规模后,也带动了上游的欧美日芯片企业 。他认为,在接下来10-15年时间中,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也有机会把中国本土的上游供应链带起来 。
在杨宇欣看来,这一蓝海足够广阔的另一个原因,则是因为短暂的窗口期 。而这个时间窗口并不长,大概是3-5年,然后在2025年后,这个窗口会慢慢关闭,因为不管如何去技术迭代,汽车行业本身需要相对保守的特性并不会改变 。一旦新的供应商体系建立完整的时候,就不会留给新厂商太多机会,因此现在与时间赛跑尤为重要 。
对于黑芝麻智能而言,今年大算力芯片的量产上车,将是其在国产芯片这个赛道上卡位的关键 。
与此同时,黑芝麻智能也保持着快速的研发节奏 。除了现有的行泊一体平台外,黑芝麻智能之后还将推出L2+(7-11摄像头)的平台,而且对于无人小巴、L3、L4等需求都将进行同步开发,力求以最快的速度,丰富产品线 。
小结软件定义汽车时代,汽车已经从马力的竞争转向算力的竞争,国产芯片厂商也将在这场百年大变革之下,迎来黄金发展期 。
随着黑芝麻大算力芯片在今年正式量产上车,国产芯片到底如何,也将迎来消费者全面的考验 。(本文首发钛媒体APP,作者/张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