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2022,估值魔法消失在科技圈( 三 )


同时,美股市场向中国企业空前开放 。在资本的推动下,我们见证的赴美上市的中国公司数量也是史无前例 。
这让市场上的投资者们认为自己投出的项目能“开花结果” 。即便明知企业估值虚高,他们依然愿意为市场埋单 。
不过,时间走到2021年,一切逻辑正在发生改变 。
2015年前后成立的那波基金到了退出期 。2020年,市场又成立了一批基金,这些钱很多进入了新消费和硬科技的口袋 。
埃米空间创始人章品书告诉创头条(ID:ctoutiao),以新材料为例,这种赛道的周期一般很长,而且不能确定最后能不能跑出来 。就算跑出来了,也只有一个细分领域的市场,不可能做到百亿市场那么大 。
这也成为硬科技项目估值普遍不高的最终原因 。
这反向助推了企业的估值“降温” 。
一位职业生涯长达15年的机构投资人向创头条(ID:ctoutiao)表示:“一个事实是,可能不管在哪个赛道,估值都没有标准 。另一个事实是,估值调整在未来将成为新常态 。”
【投稿|2022,估值魔法消失在科技圈】然而,无论真正的事实如何,也无论还存在多少事实,可以肯定的是,即便是高科技领域,流量逻辑下的估值魔法时代正在渐行渐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