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从「文青宠儿」到「泡面盖子」,Kindle为何沦落至此?( 三 )


言下之意,Kindle 给你们出版商多少,我苹果给你双倍 。
投稿|从「文青宠儿」到「泡面盖子」,Kindle为何沦落至此?
文章图片

well……
市场再一次给了答案:截止到 2010 年 11 月,iBook 才把自己的书库量增加到 6 万——刚刚追平 Kindle 首发时的书库量 。作为对比,Kindle 此时已经坐拥高达 75 万本的书库 。
毫无疑问,书库是电子书的灵魂,在这方面,亚马逊宛如筑起了一道护城河 。
在随后的几年,亚马逊以每年一台甚至两台的速度更新产品线:
定位大屏的 Kindle DX 系列;定位中高端的 Kindle voyage 系列;定位低价的 Kindle Paperwhite 系列;
投稿|从「文青宠儿」到「泡面盖子」,Kindle为何沦落至此?
文章图片
▲来源:techcrunch.com
尽管并非每一款都获得成功(DX 线就被砍了),但整体而言,Kindle 始终走在上坡路上 。到了 2011 年,全球电子书市场中 73.7% 的份额被亚马逊吃下,仅 2010 年 Kindle 业务的营收就高达 14 亿 。
贝索斯开始把目光投向尚未开垦的市场 。
032013 年 6 月,Kindle 正式入华 。此时距离一代首发已经整整六年 。
7 号中午 12 点,@Kindle中国 新浪官博成立,第一条微博「Kindle 来了」仅仅五小时就获得 8000 转发,2000 评论,粉丝直接突破 1.5w 。
投稿|从「文青宠儿」到「泡面盖子」,Kindle为何沦落至此?
文章图片

但也并非所有人都看好 。拇指阅读 CEO 左志坚就撰文称,「Kindle对数字阅读产业不会有实质性冲击」 。
在他看来,亚马逊作为外资,在中国市场无法发挥北美的「书海优势」,内容资源将成为短板;而随着 iPad mini 等小平板电脑的普及,用户会更倾向于选择多功能数码设备,而非单一阅读器 。
亚马逊显然并非不知道这些,他们采取了双重发展策略:一方面,加大力度丰富旗下的书库资源数量;另一方面,尝试将 Kindle 打造成某种文化符号,定位目标受众为一线城市白领和大学生阶层 。
那正是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狂飙突进的几年 。「低头族」「碎片化时间」「熬夜刷手机」开始慢慢成为热议话题 。被短平快的互联网绑架了精力和注意力的年轻人,迫切需要一个符号「证明」自己还是从前那个少年 。
Kindle:谢邀,我来了 。
2015 年 8 月,Kindle 联合时尚生活杂志《理想家》启动「阅读就是魅力」系列活动 。在北京,上海的 6 家大型商场,参与者可以举起 Kindle,由专业摄影师拍摄照片,通过筛选后即会出现在 Kindle 的开机画面以及北京、上海发布的地铁广告上;
2016 年,几乎从来不打广告(至少那时候是)的知乎忽然在首页右侧出现了 Kindle 的推广,一度引发站内外一波讨论热潮;
投稿|从「文青宠儿」到「泡面盖子」,Kindle为何沦落至此?
文章图片

而每年的「世界读书日」,Kindle 都会适时推出一支宣传片或一次和文化大 V 的合作活动 。Kindle 在机场,地铁的户外广告,也处处透着「文艺范」 。
投稿|从「文青宠儿」到「泡面盖子」,Kindle为何沦落至此?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