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化妆品小样的“翻身仗”打赢了吗?( 三 )


商家在赠送小样的时候 , 用正装的价格同小样进行比较 , 混淆了小样和正装价格本来就有差别的概念 , 从而导致很多消费者沉浸在小样“性价比高”的认知里 。
当然 , 其中还不乏很多商家“偷梁换柱”“以好充次”的行为 , 虽然《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对小样售卖有明确的规定 , 但小样生意的暴利还是让很多商家铤而走险 , 再加上年轻消费者还是趋之若鹜 , 商家自然乐此不疲 。
为了迎合消费者的喜好 , 商家推出的小样种类花样百出 ,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沉浸在囤小样的乐趣中 。“精致穷”的年轻人给了小样繁荣发展的机会 , 但在另一方面 , 小样经济的爆火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整个化妆品市场的发展 。
小样市场的繁荣还能持续多久?早先 , 中国新闻网采访人员曾在一家专门生产名牌化妆品小样的工厂中暗访调查 , 据该工厂负责人表示:“高级仿制品大到外观、小到颜色、气味等都与正品没什么两样 , 就是用惯专柜的消费者 , 使用中轻易也辨别不出来 。”
而一起“纪梵希散粉6g中样”事件也将造假问题推到了风口浪尖 , 起因是某大学生美妆博主及其室友销售纪梵希散粉6g中样被指造假 , 从而深陷舆论风波 。随后纪梵希官方声明 , 从未生产过6g中样 , 给了这场乌龙一个结局 。
化妆品小样造假售假的问题一直层出不穷 , 且难以从根本上杜绝这种事情的发生 。
小样市场能否长久的发展下去 , 其实最主要的两个关卡就是 , 正规的进货渠道和销售渠道 , 但时至今日 , 小样的生产链依旧没有形成 。
首先 , 小样虽然现在被明码标价 , 但官方并未大量发售小样单品 , 所以小样的获取渠道多样 , 因此无法保证产品的真假性 。据了解 , 目前在市场上流通的小样大多来自于专柜或者免税店 , 除了按照正常渠道购买正装赠送小样以外 , 大部分其他小样均来自于售货员私下售卖 , 以内购价购买正装获赠和定期整理没有赠送出去的小样 。
一家美妆店老板也透露 , 如果没有专门的渠道 , 难以保证小样被持续稳定供应 。
而电商平台中 , 获取小样的正规渠道 , 除了购买正装获得小样 , 还有天猫U选 。但后者这个渠道依旧不是针对大部分人开放的 , 据知乎网友的反馈 , “因为很多有权限 , 对试用的人有各种各样的要求 , 所以开放很多 , 领到的人很少” 。
其次 , 通过各种渠道获得的小样并没有有统一的销售渠道 , 电商平台、二手平台、代购群以及线下店等 , 都有小样的身影 。没有统一的进货渠道和销售渠道 , 无疑是给化妆品小样制假售假提供了“契机” 。
之所以小样能够衍生出无数代工厂 ,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其易复刻、低风险、高利润的特性 , 这也让小样经济成了商家眼里“一本万利”的买卖 。既然有代工厂生产 , 势必有批发零售商购买 , 导致最终市场流通的产品真假难辨 。
在这种情况下 , 小样经济的发展看似火爆 , 其实存在着致命的“缺陷” 。想要逃脱“试用装”“非正装”的命运 , 小样市场还需要不断转变 , 注入更多的“新鲜血液”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