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浙江三兄弟的千亿光伏生意

投稿|浙江三兄弟的千亿光伏生意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市界,作者 | 李楠,编辑丨李曙光
2015年的互联网仍在辉煌期,滴滴和快的联姻,美团和大众点评合并,携程跟去哪儿走到一起,形势一片大好 。
一位浙商冷眼旁观:如今人们都在谈互联网,所有人都想从事互联网,所有的热钱都在追逐互联网,但互联网发展最先进的美国和德国,都意识到了制造业才是国家经济增长的动力,对实体经济与就业贡献也最多 。
浙商名为李仙德,如今晶科能源和晶科科技董事长,两家公司分别为光伏组件和民营光伏电站龙头 。
2015年光伏行业远还不像今天这般被广泛议论,时移世易,今天的光伏成了明星产业 。而在1月26日,晶科能源正式登陆科创板,当天暴涨111%,市值达到1055亿元 。
晶科能源上市背后,有一段三兄弟在光伏领域创业的跌宕故事,同时映射出中国光伏制造沉潜多年后,重攀顶峰的历史 。
01、跟随大哥进军光伏一般来说,亲人合伙创业有颇多忌讳 。谈钱伤感情,合作起来如有分歧,不像陌生人之间容易抉择 。然而换个角度看,兄弟同心,其利断金 。商场中不乏兄弟姐妹一起在某个领域闯出一片天地的例子 。
光伏产业有三兄弟,李仙寿、李仙华、李仙德,先后做出四家上市公司 。这段故事里,带头创业的,是大哥李仙寿 。
投稿|浙江三兄弟的千亿光伏生意
文章图片

2001年,无锡尚德在国内建立了第一条10MW 商业化的光伏电池生产线,创始人施正荣由此走上了通往首富之路 。在浙江玉环县文化局工作十年的李仙寿,也在这一年“下海”,成立玉环县阳光能源有限公司,经营太阳能电池组件、太阳能电源系统的生产和销售 。
四年后,无锡尚德登陆纽交所 。李仙寿则与创业伙伴从玉环县北上,到嘉善姚庄这个小镇,投资创立了昱辉阳光 。
李仙寿展现了敏锐的商业嗅觉 。他注意到,全球每年丢弃的硅废料和废硅片多达6000吨到8000吨,少有人关注其回收等细节问题,其实这里面包含着巨大的市场空间,于是做出一个创造性决定,以硅废料代替多晶硅制造硅片 。这让昱辉阳光的生产成本大大低于同行 。
成立一年多,昱辉阳光迅速扩张,2006年便在伦敦上市,成为第二家在海外上市的中国太阳能企业 。
在李仙寿开拓光伏事业时,两个弟弟走了全然不同的道路,二弟李仙华经营汽车维修生意,李仙德则成为一家建设安装工程公司分公司的负责人 。
三兄弟的事业线在2006年交汇,大哥李仙寿的成功,激励了两个弟弟 。
这一年,李仙华、李仙德变卖了各自资产,先后注册成立德晟太阳能有限责任公司、晶科能源有限公司 。在晶科能源,李仙德担任董事长,李仙华任总经理 。
两兄弟共同创业,原本是为了“给哥哥做配套”,昱辉阳光生产硅片需要大量原材料 。但真正进入光伏产业后,两人发现,其中的机遇远比预期要多 。以前“做配套”的想法,格局小了些 。
于是两人调整战略,拓展光伏产业上下游,在硅片、电池、组件领域纷纷布局 。
投稿|浙江三兄弟的千亿光伏生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