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后流量时代,App该如何做好商业化?

投稿|后流量时代,App该如何做好商业化?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运营研究社,作者|魏宇卓,编辑|杨佩汶,设计|王浩南
近段时间,有一些媒体在讨论,互联网广告开始“疲软”,收入放缓 。
根据《 2021 中国互联网数据报告》显示,2021 年中国互联网广告总体收入仍在提升,同比增长  9.32%,但增幅较上年减缓了 4.53% 。
投稿|后流量时代,App该如何做好商业化?
文章图片

数据来源:《2021中国互联网广告数据报告》
这些信号和数据表明,互联网广告行业已经不再“肆意生长”,而是进入了“成熟期”,总体大环境日趋稳定 。
互联网 App 广告的现状到底如何?
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局面?
在此环境下,App 该如何应对,找到突破新机会?
今天运营社就来聊聊这些问题 。
01 互联网应用广告“冰火”两重天如今的互联网广告应用大环境,可以用一个词来总结,那就是“冰火”两重天 。
在互联网广告行业中,主要有两个角色 —— 广告主和流量平台 。这两个角色互相组成了一个供需关系:
广告主为需求端,通过向流量平台发起买量需求,推广自家的产品;
流量平台则是供应端,提供给广告主符合目标客群特征的流量 。
投稿|后流量时代,App该如何做好商业化?
文章图片

移动互联网广告“降温”、出现“冰冷”的原因,和供需关系改变有关 。
首先,从供应端来看,近年来受到疫情和行业相关政策影响,广告主数量变少 。广告主数量的减少,直接导致了移动互联网 App 的收入增长放缓 。
例如,2021 年“双减”政策的实施,在线教育企业受到巨大影响:K12 教育业务骤减、开始大量裁员 。
投稿|后流量时代,App该如何做好商业化?
文章图片

再比如,伴随着疫情反复和“三道红线”的指标出现,加盟招商、房地产行业也发生剧烈动荡 。
当这些企业自顾不暇时,需要将更多的预算重心放在核心业务上,在广告投放的预算上会减少 。
从《 2021 中国互联网广告数据报告》中可以印证上述企业在「广告投放」上的变化:
2020 年到 2021 年,教育培训广告占比下降 3.5%,收入规模跌回至 5 年前的水平;房地产品类于五年内首次出现负增长,并且降幅较去年高达 47.3% 。
投稿|后流量时代,App该如何做好商业化?
文章图片

数据来源:AppGrowing
其次,从供应端来看,各家平台的用户流量价值有所降低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