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探索宇宙起源:百亿美金“鸽王”韦伯的背后故事( 二 )


吕建伟:首先,它比之前所有的空间太空望远镜都要大很多 。此外,它工作的红外波段,特别适合一些关于宇宙起源和生命起源方面的科学研究 。
按照 NASA 的讲法有四大科学目标 。

  • 第一个目标是探测宇宙第一代天体的信号 。在宇宙大爆炸刚结束时,第一代恒星、星系以及活跃黑洞的信号 。
  • 第二个目标是限制星系的诞生和演化 。主要是研究在宇宙不同时期,星系的各种特性及演化学上的关系 。
  • 第三个目标是探索一些恒星,以及周围原始星系盘的诞生 。这也是之前太空望远镜观测不了或者说限制不够强的一个领域 。
  • 最后一个是望远镜也可以对太阳系内的行星进行观测,包括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等 。同时它还可以观测太阳系外周围恒星的行星 。在银河系中有很多恒星,在恒星周围也会有类似太阳系这类的系统 。
科学家对这些太阳系外行星系系统里面,行星的各种特性非常感兴趣 。大家会想那里的行星上会不会有什么大气,或者生命 。这是非常令人兴奋的话题 。
【投稿|探索宇宙起源:百亿美金“鸽王”韦伯的背后故事】龙凤:这方面也是我工作的重点 。我工作的方向大概就是去探究,为什么不同种类的行星系统可以形成,以及为什么它们跟我们太阳系不一样 。詹姆斯韦伯在这方面会做出很瞩目的成果 。
我想问一下建伟,可以给大家介绍一下红外天文学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吗?为什让它上天,会有这么突出的效果?为什么我们地面望远镜或者其它手段不能实现?
吕建伟:红外天文学的发展是一个非常庞大的话题,大概有几个世纪的历史,我只能从最简单的内容开始讲 。
为什么要把红外望远镜放到太空中,而不是造好放在地球上?这是因为从地球上直接观测红外线特别难 。地球大气层本身就有辐射很强的红外辐射线 。地面上无论白天黑夜,天空一直很亮 。红外波端保持很亮的状态,就很难甄别出微弱的天体信号 。
这个不取决于有没有太阳,本身大气一直在辐射 。你在白天晚上看天空,如果在红外波段的话,就一直就亮得跟白天似的 。在这种环境下去搜索遥远天体的红外信号,就非常困难 。因此不能在地面上做这件事情 。
龙凤:我想用哈勃类比一下 。哈勃是放在近地的轨道,韦伯这次放在 L2 ,会离哈勃的轨道会远很多 。地球大气的红外辐射,是导致我们要把韦伯望远镜放那么远的主要原因吗?
吕建伟:是的 。詹姆斯韦伯在红外波段需要非常灵敏,所以要一个非常冷的环境 。它最终要到达的运行点,拉格朗日 L2 的环境温度是零下 223 度,周围的物质也非常稀薄,所以本身在周围环境里红外辐射就非常低了 。
詹姆斯韦伯所需要的科学观测条件,只是把望远镜放在那里也不够 。地球大气有红外辐射,在红外波端能看到一个很亮的地球和太阳 。
所以詹姆斯韦伯做了一个非常大的太阳能遮阳板 。它既是一个太阳能电池,也是遮阳板,有五层 。遮阳板的存在,保证望远镜及其所有的仪器,永远不会被太阳或地球照射到 。
投稿|探索宇宙起源:百亿美金“鸽王”韦伯的背后故事
文章图片

图|网球场大的太阳能遮阳板  图源:NASA/Chris Gunn
它背对着太阳被遮阳板挡住的那一面的温度非常低 。它的温度只有零下 234 摄氏度左右,大概是绝对零度以上 40 度 。它当中有一个叫 MIRI 的仪器,工作温度低至 7k 即零下 266 摄氏度 。团队用了很先进的技术来保证,它能一直在这种低温下保持正常工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