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代惩罚的关键方法(自然逻辑后果法)

如果孩子犯了错,除了沟通之外,就不能采用其他方法了吗?答案是有的,这就是自然后果法
自然后果是自然而然发生的事情,没有大人的任何参与。比如不吃饭就会肚子饿,下雨天不带雨衣就会淋雨,不穿外套就会冻感冒等等。让孩子体验到自己的选择产生的自然而然的后果,是用直接的体验取代了说教或惩罚,从而促使他们汲取教训。

自然后果法的实质是什么?是家长决定自己不参与的范围。比如决定自己不再反复催促、不再帮孩子收拾乱得一塌糊涂的房间,或者更糟糕的事情…hold住自己,让后果自然发生,促进孩子责任感的产生。用自然后果法的时候要注意三件事:
第一:不要借题发挥,比如说“你看吧,我早说了会怎样怎样”或者类似的让孩子感到羞辱的话都不要说;
第二:在孩子有可能遇到危险、或者会影响到别人的时候,不要使用自然后果;
第三:在孩子的行为对他们而言没有明显效果的时候,不要用自然后果法,比如不刷牙、不洗脸、吃零食之类的。
除了自然后果,还有一种比较相似的方法,叫逻辑后果,也就是说,也是让孩子承担行为的后果,但这个后果是人为规定好的,比如迟到了就不能进教室、吃饭超过30分钟就不能再吃了、在墙上乱涂乱画就要帮老师打扫卫生等等。逻辑后果应该说是被最广泛使用的。
这种人为规定的后果,很容易与惩罚弄混,因此教育专家会认为,尽量使用识别动机、亲子沟通的方法以及自然后果法,而少用逻辑后果法。如果一定要使用,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1.后果与行为一定是相关的,不要因为孩子抢了别人的玩具而罚他不准吃饭,这两件事情没有关联,会让孩子觉得很迷惑;
2.一定要体现尊重,任何体罚、责骂如果参杂进去,都是错误的,比如“说了多少次了你还这么不长记性!去把桌子擦干净!”这就没有体现尊重;
3.后果要是合理的,如果孩子弄脏了自己的桌子却要擦全班的桌子来弥补,这就是不合理的;
4.要提前告知,没有预先告知很容易被孩子理解为惩罚,所以在可能的情况下,都应该提前约定好规则。例如,不吃好正餐不能吃零食,应该是一个提前预知的规则,而不是当孩子已经磨磨蹭蹭地吃了四五十分钟以后再拿出来威胁的话语。
【替代惩罚的关键方法(自然逻辑后果法)】在可能的情况下,我们尽量优先使用自然后果法,即使不得不使用逻辑后果法,也一定要注意上面这四个原则。其实还是一句话,培养孩子自主性,比在某一件事情的成败、对错上与他们计较更加重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