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87岁挂帅救火,亲手终结自创单反时代,佳能“诸葛亮”,难

来源:华商韬略(ID:hstl8888) 作者:陈梦迪
永远无法退休的救火队长。
贴着“中国制造”标签的佳能相机,不会再被生产出来了。
32年,1317名员工,2.2亿美元投资,年产百万台相机、千万片镜片,都随着佳能珠海工厂的关闭,自此成为历史。
在董事会做出关厂决定后,董事长御手洗富士夫签署了一份文件。那是一份对遣散员工的补偿方案,员工可以根据服务年限,得到数额不等的退职金。一位30年的老员工拿到了最高额:150万元。
这引起了公众心中的波澜,佳能得到了“恶意补偿”的名声。但御手洗先生大概没有精力,也不愿多作理会。佳能,这家曾经的巨头,还有更多的事情在等待他。
重要的是,他已经87岁了。
01
御手洗富士夫有两个绰号,在佳能,他是“御爷爷”,在全日本,他是“和魂洋才”。
前一个,是对年高德尊者的敬称,后一个,是对商业英雄的注释——一个把日本精神、西洋经验和个人才学灵活结合的人。
但这两个绰号的流传,其实都发生在御手洗富士夫年老之后。直到31岁,他在佳能内部的第一身份,都是“侄子”。
富士夫是佳能创始人御手洗毅的侄子,这个身份,给他带来了一个“富二代”的专有待遇——去最苦的地方。
佳能有个惯例:在内部遴选新人,然后送往海外分公司历练,回国后委以重任。1935年出生的御手洗富士夫,因此在1966年获得了一个优差——去美国办事处担任推销员。
富士夫面对的,是一个尴尬的局面。佳能在美国没有直销网,需要委托代理店销售它的相机产品。要开展直销,就需要大批推销员一家家上门,但公司的在编员工数量很可怜:13个人。
更糟的是,60年代的美国人,心中有两个公式:德国相机=专精特新+奢侈品牌,日本相机=粗制滥造+经济入门。这两个公式,给佳能的推销员带来了无数讥讽。
这还不是最糟的,由于日本陷入东京奥林匹克之后的低迷期,总部财务状况不佳,一时拿不出钱开展直销,佳能被迫与代理店延长合同。御手洗富士夫刚到美国就处于半失业状态,只得先从会计做起。
富士夫的英语要现学,经济也拮据,以至于到了暮年还会念念不忘美国物价之高:“当时1美元折合360日元,在日本80日元一份的猪排饭,在美国是3美元(1000日元)。”吃一口他的心就痛一下。
御手洗富士夫多年后有个含蓄的表达:“每天都有新的创业艰辛体验,如今都已成为难忘回忆。”但这句话在中国,有个直接的说法:一步一个坎。
一步一个坎的尽头,是个大坑。
1966年,佳能在美国实现370万美元销售额,但盈利仅6000美元。这引起了美国国税局的注意:佳能是不是在偷税?
查无此事后,审计师面对富士夫,给出了真诚建议:“回日本算了。”
这话刺伤了御手洗富士夫,但也引发了他内心中对真理标准的大讨论:为什么做不盈利的生意?
全面开启直销业务后,御手洗富士夫的时间分配大概如下:工作日,他西装革履四处拜访经销商和客户,向他们请教经验、推销产品。因为没车,所以只能租车,晚上睡在十几美元一晚的汽车旅馆里。
周末,御手洗富士夫开始学打高尔夫球,通过高尔夫社交进入美国职业经理人圈子,一边打球一边向美国人请教经营战略,这个圈子后来连续升级,在他的球友里,出现了杰克·韦尔奇这样的名字。
在交流中,他意识到美国企业和日本企业最大的不同,就是美国企业重视市场份额的同时也重视利润,而日本企业往往会追求市场份额、忽略利润。
美国经理人的言传身教,在富士夫的心里种下了一粒种子,严控成本、利润至上的观念,自此深入其心,以至于深刻影响了佳能在日后的战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