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夸奖,孩子就会有自信吗()

经常夸奖,孩子就会有自信吗?


DD要参加学校的足球队,经过两轮的测试之后,他被淘汰了,他的心情很沮丧。爸爸妈妈陪着他,一直安慰他说:“宝贝,没关系,你的表现已经很棒了!爸爸妈妈觉得你踢球踢的很好,只是今天没有发挥好。”DD看了看父母,没有再说什么。可是他的心理在想什么呢?


也许他会觉得我不能参加足球队,这真的是丢人了。我就是这么差,什么也做不好。
也许他会觉得爸妈说的是真的,也许只是我今天没有发挥好,下次再试一试。
也许他会觉得自己的运动能力确实差了一些,回去需要好好练习。


积极心理学的创始人马丁·塞利格曼说,人的观念对事件的解释至关重要,这个解释甚至会决定他是一个乐观的人还是悲观的人。


在上面的例子中,如果孩子经过几次测试之后,还是未能参加自己喜欢的球队,我们可以客观地看到孩子的运动能力确实还没有达到球队所需要的水平。那父母一次又一次地安慰孩子,接纳孩子,对孩子有什么帮助呢?


我们长期受“棍棒底下出孝子”、“严师出高徒”等观念的影响,总是打压孩子,认为孩子不打压就会骄傲自满不努力。现在,这样的教育观念被彻底推翻。于是,我们开始“赏识教育”,毫无原则地夸奖孩子,认为夸出来的孩子才有自信心。塞利格曼说:自信首先是良好的情感体验,但这样的情感体验是根植于自己所能做的事情之上的。所以说,案例中的父母接纳了孩子的情绪,希望孩子能瞬间感觉良好从而自信起来。但长期这样的夸奖很有可能让孩子不再信任父母的话,孩子不再对父母敞开心扉,认为父母总是在敷衍自己,不但没有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反而让孩子远离了自己。




那我们能做什么来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呢?


给孩子证明自己的机会。6、7个月的婴儿到处去探索,他能自己运用手指抓握了,他会爬了,会走了,到他想照猫画虎帮助妈妈干一些家务,然后再到他独立去完成他想做的事情,这些都是在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我自己能干****了”相信很多父母都听过孩子说这样的话,这样的话里包含着多少自信和自豪呢。等到孩子大一些了,遇到困难了,我们一定要帮助孩子共同面对困难,提高应对困难的能力。比如跟孩子一起练习踢球,观察他的特长和不足,然后有针对性地训练;如果他实在不喜欢,可以选择他喜欢的或者适合他的,从别的项目上获取能力。有的孩子可能在学习上有困难,我们就帮助孩子学习学习策略,找到好的解题方法,让他真正地在做事中感到自己是有能力的人,这是建立自信的基础。


评价孩子对事不对人。我们通常都对孩子有美好的期盼,但这样的愿望一定要建立在孩子的兴趣和能力之上。有的父母可能自己喜欢踢球逼着孩子也要去踢,孩子踢不好就说孩子笨;孩子只是一天没有好好踢,不去看看孩子是什么原因,就说孩子是个不努力的人,这些评价都会直接影响孩子遇到事情之后的解释。孩子一旦因为偶然的一件事情就对自己全盘否定,他就会退缩、恐惧,放弃自己没有百分之百把握的事情。比如父母总是说孩子笨,正好学校课堂上老师的提问没有答上来,他可能就会认为老师对他失望了,放弃了,自己也不想努力了。如果不想努力,很多事情更做不好,就会进入一个恶性循环之中。


评价孩子要真实真诚。真实就是不需要夸张,真诚就是要发自内心。我们经常会说:“宝贝,你太棒了!你真是全世界最厉害的聪明孩子”。这些话就是浮夸而虚伪的评价,这样的评价不但不会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反而会绑架孩子。在生活中,其实我们只要把我们看到的事实、真实的感受说出来,反而会很容易跟孩子共鸣。比如,妈妈看见你今天把地上的玩具都归位了,宝贝今天和妈妈一起做饭,帮助妈妈切了西葫芦等等。这些简单的话才能真正的激励孩子,帮助孩子建立自信。


帮助孩子建立全面自信。全面自信并不是说要让孩子样样都行,学习得好,钢琴得过级,会表演,会主持,运动好,舞蹈好,现在有很多孩子一周要学十几门兴趣课,我们不排除有孩子可以同时干好这么多事情,如果孩子喜欢、能力也允许,这是可以的,这样的孩子可能就比较自信。我们指的是不希望孩子过于关注某一方面的才能,尤其是在年龄小的时候。有的孩子很小就背了很多古诗,或者很小就舞蹈天赋特长表演机会多,博得众人的夸奖,他自己也把注意力都放在这一件事上。有一天,他可能表现不太好的时候会受到很大的打击,因为他的自信就是建立在唯一、特定的事情上。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孩子的某一项才能得到了大家的公认,试着去夸奖他别的才能,让孩子建立全面的自信。全面的自信会让孩子更稳定,建立更高的自尊。


【经常夸奖,孩子就会有自信吗()】所以,自信来源于做得好,感觉好,缺一不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