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原生家庭》- 自私型的有毒父母
今天我们来解读一本新书《原生家庭》,它的副标题是“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
说起原生家庭,许多人都会想起小时候父母的行为,这些行为时至今日仍然在影响着我们,有些是正面的影响,也有些是负面的影响,而负面的影响直接造成了我们的性格缺陷。即便已经长大成人,可因为无法摆脱小时候的心结,我们的情绪和行为,仍然在受到当年的禁锢和束缚。
如果是良好的家庭教育,会帮助孩子造就美好正直的人格,使孩子更好地成长以适应社会的需要;但是糟糕的家庭教育,会对孩子造成恶劣的影响。在这本书中,作者提出一个概念,叫做有毒的家庭模式,而主导有毒家庭模式的人,就是有毒的父母。许多父母的存在,对孩子来说就是一种毒药,让孩子日以继日地服用,最终深陷其中,难以痊愈。
这本书的两位作者分别是苏珊·福沃德和克雷格·巴克,苏珊·富沃德是国际知名的心理治疗师、演说家和作家,她经常出现在媒体访谈节目中,曾在美国广播公司主持谈话节目长达6年。而克雷格·巴克是影视编剧兼制片人,曾经为全美许多报纸和杂志撰写文章,探讨人类行为问题。
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发现,人类早期的生活经历对成年人的影响非常深刻,所以家庭教育非常重要,但是人们在面对种种性格或行为问题时,很少追溯过去,甚至可以说是在逃避。事实上,过去不能直接过去,必须深究到底,才能彻底治愈过去的精神创伤,否则就是治标不治本。
作者提出,那些负面行为始终影响并支配着孩子生活的父母,就是有毒的父母,他们的情感伤害就像毒素一样蔓延身心,孩子遭受的痛苦也会随着成长不断加深。这本书会基于作者的咨询实践和心理疏导经验,带领我们审视不同类型的有毒父母,以及教会我们一些具体的做法,帮助我们扭转不良关系的局面。
在接下来的五天里,我将为大家讲解“自私型的有毒父母”、“虐待型的有毒父母”、“拥抱内心的痛苦”、“直面父母,解决问题”以及“重获美好的家庭与人生”五个部分,带领大家一起学习如何打破原生家庭的束缚,治愈父母带来的伤害,获得积极向上的生活状态。
现在,让我们正式进入今天的学习。
02.天下无不是的父母
在书中,作者提出一个概念,叫做“天下无不是的父母”。怎么理解呢?也就是说,有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嘴里会振振有词:“我说的就是对的,你是我生的,我说你听,天经地义。” 这种父母站在绝对正确的立场上,当孩子犯错的时候,他们就会随心所欲地批评教育,而这样的父母就是“天下无不是的父母”。
这样的父母会带来怎样的家庭呢?他们会习惯性地否认孩子,每当孩子做错了一件事情,就会认为这是大逆不道的事情,而且不放弃任何旧事重提的机会,反反复复地数落着孩子的罪行。
比如有的女孩失恋了,父母却认为这是女孩的过错,是因为她不够优秀才会失恋,才会没有抓住那个男人……父母传统的道德束缚,给女孩造成深深的痛苦和自责。女孩可能会认为:自己就是被抛弃的,就是不值得爱得,也不懂得爱,父母是在拯救自己,才会说出这样的话。
难道父母说出这种话,真的是为了拯救孩子、不让孩子变得堕落吗?其实并非如此。真正疼爱子女的父母,是不会这样无情地伤害孩子的自尊,践踏他们的自我价值感的。
有一些自尊从小受到伤害的孩子,他们成年之后会无意识地忘记过去受到的伤害,还有一些会合理化甚至美化父母的行为,比如:父亲打骂我是因为工作不顺利;母亲酗酒是因为孤独;父母对我不理不睬,只是想让我学会独立和成长……
然而我们内心深处实际上是知道的:他这样对我,只是因为……你要将后面的话讲出来,而不是咽下去,重新神化父母。要知道,父母不是神,不是制定规则、审判你的人,而是同样一个有血有肉、有人格缺点的人。你要说出来:他这样对我,是错误的,他们过于自私自大,没有考虑你的感受。
他们声称讨厌你的地方,有时候也是他们自己身上的特质,你要客观地看待他们所说的话,实事求是地认识父母——他们不是任何时候都是对的,他们不是任何时候都是为了你好,任何人都没有理由以为你好的名义去伤害你的自尊。
03.不称职的父母
还有一种父母,没有担当起父母的责任,没有让孩子像正常的小孩那样,在父母的呵护、疼爱和照顾下顺利成长。
有的父母在生孩子之前,没有做好物质上的准备,匆匆地迎接了孩子的出生。于是,迫于经济压力,他们要出门打工,而他们的孩子,在小小年纪就要学会挑起生活的重任。父母希望孩子能够早点长大、发挥大人的作用——但是,小孩不是大人。没有父母来开家长会,没有人在家里指导他们生活和学习,缺失的家庭教育影响了他们的成长。和同龄人相比,他们常常会感到自己的父母不能像其他父母那样呵护他们,这样会让这些孩子陷入到没有父母陪伴的遗憾与自卑之中。
还有一种父母,虽然拥有富足的物质基础,但由于没有做好为人父母的心理准备,在孩子出生后,自身的心态也没有相应地调整过来,依旧将大多数的时间交付给工作和应酬,孩子则留给爷爷奶奶或者保姆照看。这时,这些父母们对孩子的期待就是:希望孩子能够早熟而聪慧,尽早独立承担起照顾家庭的责任。在这种情况下,孩子没有过上正常的、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过早地承担家庭责任也会让他们感到压力重重。
还有的父母会强加给孩子家长的角色,让孩子当自己的“父母”,也就是说,让孩子过早地承担起照顾父母的责任。孩子在成长早期没有模仿学习的对象,没有父母角色的榜样作用,孩子会对未来成为怎样的人而感到迷茫。这种迷失感可能需要非常漫长的成长和社会教育,才能逐渐摆脱。
有一位女孩,总是在不同的男性之间徘徊。尽管条件出色、甘于奉献,但似乎所有男人都不珍惜她,不负责任。但是,女孩却认为自己是那个可以拯救对方的人,认为自己可以让浪子回头。然而,现实是残酷的,女孩总是一次次被抛弃。
事实上,女孩与父亲的关系,影响了她现在的爱情模式。她的父亲总是脾气暴躁、大吵大闹,甚至对她恶语相向,但是之后又会表现出自责。她从很小的时候,就担任起安抚父亲的角色,而这种模式让她在成年后,成为了那种愿意为爱情无私奉献的人,无论男方怎样伤害她,只要之后表现出自责,她就会完全原谅。
在这样环境下的女孩,实际上相当于是在情感中被遗弃的孩子,也就是过早地不被当成孩子看待,也不会尊重自己的权利、需求和情感。父母的不称职、无作为会让孩子认为:父母虽然没有能力对我负责,但是我应该对他们负责。
但是这种想法,会让孩子失去家庭榜样的角色。他们也没有意识到,实际上他们被剥夺了正常的童年生活,在不属于自己承担的职责上,耗费了巨大的精力。
04.操纵型父母
此外,有些父母,在子女已经成年,并且能够把控自己的生活的时候,仍然把孩子当小孩看待,这就是操控型父母。操控型父母的特点,是会帮孩子做一切决定,而且完全不能想象孩子离开自己的情况,他们认为孩子是自己生命的全部。
在操控型家庭模式中生长的孩子,他们不被允许做任何自主决定,从小到大的所有选择——去上哪所小学、哪所中学,该和什么样的人谈恋爱结婚,该选择哪些朋友和哪位导师,都会由父母参考甚至操控来做决定。但事实上,父母看似在承担一切责任,却砍掉了孩子的手脚,没有给他们自主性,因此当孩子长大后走上了社会,也会感到无所适从。
作者告诉我们,操控型父母做的任何决定,都不会去思考孩子是否喜欢、孩子是否愿意。而且他们会将操控伪装成关心:“离家太远,你肯定没办法生活”、“这都是为了你好”、“正因为我爱你”……诸如此类的话,其实表达的意思都是:我这么做是因为我害怕失去你,所以我宁可让你生活在痛苦之中。
此外,操控也分为直接操控和间接操控。直接操控是一种公开的、赤裸裸的控制,可能包含威胁、恐吓甚至羞辱。例如,有的父母会在孩子做出自己不喜欢的决定时,告诉孩子“你再这样下去我就死给你看”;还有的父母会说:“你去选一个这样的工作,简直就是不孝!”
而间接操纵的方式,则包括:用金钱作为武器,让子女依附于自己;或者将子女当成永远能力不足的小孩,来控制子女。
还有一种巧妙的操纵,是很难察觉的,但依然能够实现摆布孩子的目的。比如,过年时你和男友安排了一场旅行,父母难过地说:“没关系,反正我们也不重视过年,反正我们也习惯了你不在身边的日子,你们去玩吧。”操纵型父母善于制造内疚,并且通过内疚让我们永远无法摆脱这些压力,仿佛他们失去我们一分钟,就会无法呼吸,但你知道事实并非如此。
真正自信的父母,无需控制已经成年的子女,许多父母是怀抱着对自己生活的不满和对遭到遗弃的恐惧,才会想要控制子女,并希望让子女感到自己永远是个孩子。而这样的子女也很难处理好家庭的关系,难以获得对自己生命的控制权。只有当子女意识到,自己在被控制,而这种控制应该停止,控制权应该回到自己手里,才能真正获得健康的关系。
05.自私酗酒型父母
还有一种自私,是用自己成瘾的错误去惩罚别人,而最典型的自私就是酗酒。在社会中,酗酒会给旁人带来危害,影响社会治安;而在家庭中,酗酒则会对亲子关系带来严重的伤害。
酗酒父母的子女成年后,他们的配偶也往往会是酗酒者,并且自己常常需要照顾酗酒者,还要以极高的容忍度去宽容父母,甚至要成为父母的酒友,成为新的酗酒者。作者告诉我们,酗酒父母会给子女留下许多糟糕的情绪和心态,比如容易愤怒、沮丧、郁郁寡欢、敏感多疑,以及过度的责任感。
最严重的是,子女无法保持对人的信任感。因为酗酒者在醒酒之后往往会承诺,以后再也不喝酒了,但是往往又因为酒瘾而重蹈覆辙,而且会在酒后撒泼胡闹。因此有的子女成年后会对亲密关系心怀恐惧,因为他们最开始建立的重要关系——也就是和父母之间的关系,告诉他们:他们深爱的人也会欺骗他们,而且非常难以捉摸。信任无法建立,关系也就难以打通。因此他们会认为,相对于稳定的恋情或婚姻,似乎自己更适合那种可以随时抽身的恋爱,于是他们也就很难建立持久健康的爱情和婚姻。
另外,酗酒的父母还会责怪孩子,声称是孩子不够懂事,自己心情郁闷才会喝酒。但是小孩看不出这种因果关系的逻辑漏洞,会信以为真地承担起父母酗酒的责任。而酗酒的父母对孩子也常常缺乏关爱,孩子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愤怒只能久久地压抑在心中。
其实,面对酗酒的父母,最重要的不是尝试改变父母,而是自己做出改变。父母的酗酒并不是你的错误,并不需要你亲力亲为地帮他们纠正,让他们获得更好的人生。否则,长此以往,你会失去自己的人生。要知道,只有你掌控自己的生活,才是对家庭真正的负责。
06.知识要点
好了,今天我们了解了自私型的有毒父母所带来的家庭模式。下面让我们总结一下。
自私型的有毒父母包括四种: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不称职的父母,操纵的父母和酗酒的父母。他们的特征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情感需求,不去考虑孩子们的成长需要,没有给孩子一个正常和快乐的童年,进而深刻地影响了子女们成年后的生活。
对天下无不是的父母来说,他们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孩子还会在潜意识里神化父母,认为这都是为了他们好。但是,父母是平凡人,不应该是建立规则、审判我们的人,我们应该实事求是地认识父母,看到他们轻易否定我们的错误之处。
对不称职的父母来说,没有让孩子拥有应该拥有的童年,而是过早地让他们承担了生活的压力。这种不称职带来的是父母角色的缺失,让孩子们失去自我认同感,进而影响子女成年后的情感模式。我们应该意识到,我们不需要为不称职的父母负责,而是应该全心全意地爱自己,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对操控型的父母来说,他们可能会采用威胁、恐吓甚至羞辱的方式,或者间接地使用金钱或者内疚作为武器,让孩子们依附在父母身边,永远听话。面对操控型的父母,我们应该掌握自己对生命的控制权,否则就要永远受到父母的情感牵制。
对酗酒型的父母来说,由于他们对酒精的成瘾性依赖,无法给孩子正常的家庭环境,孩子也因此无法保持对人的信任感,丧失自信的能力,并且会长久地感到愤怒和愧疚。面对这样的父母,最重要的是认识到父母酗酒不是自己的错误,真正重要的是过好自己的生活。
总而言之,自私的父母会轻易地将自己的情感需要,施压在子女身上,无视子女内心的需求,导致成年后的子女依然受此羁绊,难以摆脱。我们要做的是认清父母的行为,明白他们的行为并不是真正的为我们好、爱我们,而是自私自利的体现。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认识父母是改善亲子关系的第一步,明天我们将了解一些更糟糕的家庭模式类型,学习其背后的真相以及应对方式。恭喜你又让自己进步了一点点。
【《原生家庭》-|《原生家庭》- 自私型的有毒父母】关键词:自私、不称职、操控、认识父母
推荐阅读
- 慢慢的美丽
- 《真与假的困惑》???|《真与假的困惑》??? ——致良知是一种伟大的力量
- 《跨界歌手》:亲情永远比爱情更有泪点
- 诗歌:|诗歌: 《让我们举起世界杯,干了!》
- 期刊|期刊 | 国内核心期刊之(北大核心)
- 《魔法科高中的劣等生》第26卷(Invasion篇)发售
- 人间词话的智慧
- 《一代诗人》37期,生活,江南j,拨动心潭的一泓秋水
- 广角叙述|广角叙述 展众生群像——试析鲁迅《示众》的展示艺术
- 书评——《小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