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汽车|ODM造车,立讯精密能否奇袭?( 二 )


这样的状况自2021年上半年就已开始,除了汽车业务,立讯精密几大业务板块的毛利率出现同步下滑,同时扣非净利润增长 7.87%,与大于 30% 的营收增长不匹配 。也就是说,立讯精密可以看做是“增收不增利”,收入并未有效转化为利润 。
而反观技术壁垒更强的其他果链企业,则没有这样的担忧 。
2021年上半年,立讯精密消费性电子毛利率仅为15.78%,同比之下,进入苹果产业链、为 iPhone 13 镜头的舜宇光学的整体毛利率达 24.9%,其中手机镜头等光学零件毛利率常年维持在 40% 左右,主要是因为具有更高的技术壁垒 。
这样的事实,再次证明了简单的代工没有未来 。
因此,这一次立讯精密决心将所有筹码押向智能汽车 。财报显示,2020年立讯精密实现销售收入925.01亿元,实现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72.25亿元 。而此次收购奇瑞的股权就一次性投入了100亿元左右,超过了立讯精密2020年整年的归母净利润,决心之强可见一斑 。
02、野心与实力对于立讯精密来说,奇瑞是一个好伙伴吗?
这是双方公告合作以来,外界共同的疑问 。显然,从立讯精密的角度而言,奇瑞无疑是可选项里比较优质的选择,相信奇瑞也有着同样的判断 。
先来看奇瑞,在2021年,无论是汽车销量还是销售额,奇瑞都实现了超过100%的增长,势头强劲,而积累多年的技术底蕴,也被业内广泛认可 。但就目前而言,奇瑞仍然面临着一些棘手的问题,一是产能过剩,另一个则是发展模式问题 。
有消息显示,从去年开始,奇瑞就一直在寻找一个科技制造领域的合作伙伴,希望借此谋求软件开发方面的助力和解决产能过剩问题 。同在这份名单上的公司不少,立讯精密是选项之一,而老对手富士康也位列其中 。实际上,为了解决产能过剩问题,近年来奇瑞也已经悄悄开始做起了代工,比如奇鲁汽车、瑞腾等新冒出的小品牌,都是奇瑞客户,但这显然还不能满足奇瑞的胃口 。
再来看另一个问题——发展模式 。成立于2010年的奇瑞新能源,截止到目前为止仅进行过3轮融资,最近一次融资发生在2019年1月,这意味着,奇瑞新能源很可能一直面临着较为紧张的资金问题,尤其是在智能汽车时代,动辄上百亿元的投入更是令其捉襟见肘 。
雪上加霜的是,早在2016年,奇瑞新能源就计划“借壳”海螺型材上市,但当时的奇瑞新能源由于未取得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最终错过了登陆资本市场的机会,随后的2019年,奇瑞新能源也曾尝试登陆科创板,但最终折戟 。
总结而言,奇瑞属于技术稳扎稳打,市场把控较弱的车企 。如此形势之下,奇瑞向高端新能源发展的道路无疑受到了巨大阻碍,因此寻找一个又有钱又有技术的合作伙伴就成为了奇瑞的迫切需求 。
那么,问题又来到了立讯精密一边,立讯精密是否有能力让奇瑞走出困境,并为自己争取到智能汽车时代的入场券?
据立讯精密高管层在2月13日的电话会上的介绍,立讯精密已经在汽车市场沉浸了十余年,与汽车相关的主要产品有连接器/连接线、低/高压整车线束、特种线束等,主要客户包括国内传统车企、造车新势力及部分大型 Tier1 厂商(Tier1为一级供应商,指直接向整车企业供应零部件的厂商) 。
2021年 8 月,立讯精密在机构调研时表示,公司在高压、大电流等汽车电源解决方案,以及相关汽车线束、电子模块等产品服务方面业内领先 。旗下客户有长城、众泰、宝马以及奔驰等品牌客户 。
但另一个事实也不容忽视,立讯精密的汽车业务在营收中占比依旧很小 。2021 年半年报显示,主营业务中消费性电子占比达到了83.9%,营收404亿元;而汽车相关的占比仅有3.68%,营收 17.74 亿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