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不吃就老了

我是一个特别爱吃的人,小时候倒不明显,约摸年过二十后,这好吃的本性就彰显的那叫淋漓尽致。啥程度?用我爸对别人说过的话:"想吃啥找我家Hany,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她买不到的。"毕竟方圆三公里内的大到马路大街的餐厅深到小巷甚至胡同里的小馆路边摊苍蝇馆子啥时候营业卖的啥以及招牌我都烂熟于心啊。

今天来聊聊"吃"聊食物。这是前几天网上截的图。
再不吃就老了
文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此处一哭笑不得脸:所以是有多爱受刺激,就不能纯粹爱吃辣吗)

讲个辣味,鄙人嗜辣。虽然不知网上说的科不科学,辣确实带给我无穷刺激感。有关"辣"的记忆,只记得学生时代每当下午有语文考试中午的饭里一定要拌勺辣椒酱,这样下午考试写作文灵感就会自然涌现刷刷刷写得特别带劲,也不知这是不"驱动的力量"。
爱吃辣始于青春期,而后越吃越疯狂。若深究到"痛觉""刺激""驱动"等字眼,对比成长历程中的变化,上图的分析确实有那么几分道理。青春期,自我意识增强,内心敏感叛逆,加上无处释放的学习压力等,吃辣成为最安全的宣泄方式之一,过程还能感受辣带来的刺激,那个爽劲能让你暂时忘记学习生活的烦恼。不想而今二十出头戾气蛮重,一颗心终日躁动不安,在家一日三餐饭碗旁必定摆上一瓶辣椒酱以便随时添加。相比,小时文静听话,老实本分不张扬,想来居然比如今稳重。儿时口味平淡,吃嘛嘛香,大米馒头青菜豆腐也吃的满足,不挑食也没啥要吃肉炸鸡汉堡西餐的概念。大概也是老母管教的严,不允许沾任何所谓"上火"的食物。
或许又因有过长达两年的节食,期间也因服用过抗抑郁药物导致味觉错乱吃啥都是甜的,以致现今愈发珍惜感受食物的味道,尤其偏爱口感浓厚刺激的,譬如榴莲的"臭"麻婆豆腐的"麻"柠檬的"酸"重庆烤鱼的"辣"。
开始理解为什么能吃是福,些许体悟到我心理导师曾说的——爱吃的人一定过得不差因为他们更热爱生活,容易开心和满足。
甜食,一向不太碰的自从因疯狂吃糖把几个牙蛀没。根本原因是吃甜食立马上瘾,一旦开始第一口就会接二连三的第二第三口…根本停不下来。但几个月前发生一件事使得甜食回归到我的日常生活食物里,那天因工作事宜和家里打来的一通电话倍感焦躁,情绪到了崩溃边缘,只感觉双眼炽热估计眼泪已在眼眶打转得厉害。此时旁边咖啡吧的朋友送来一块巧克力蛋糕,领她的好心意便尝了几口。没想到很快心绪平稳了许多,似乎没那般焦虑忧心也很快恢复正常工作状态。因此证明甜食确实能传递大脑安慰和开心感的信息,是治愈系的食品。生活中,摄入适量的甜食有利于维持平和积极的生活状态。
酸甜苦辣涩咸甘,味蕾丰富的人善于品尝感受食物的原滋味。海鲜要食其鲜味,最好清蒸或白灼;蔬菜带涩,可过水后爆炒以保其养分,又吸油解腻,是涮火锅的必备食材;家禽肉类,可炖可炒可炸可烤;生果类,最简单洗洗就新鲜吃,若有那么点艺术情调,用其雕花做摆盘点缀,想搞点创意吃法的话做个沙拉拌入酸奶吃也不错,手艺高超又爱吃者做个芒果千层椰奶冻桑葚慕斯榴莲班戟更是带劲。
【再不吃就老了】听我在这吹的天花乱坠,胃是不是蠢蠢欲动了?民以食为天,赶快想想夜宵吃点什么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