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桃花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这首诗因为其语言率真美好被后人传唱。而人面桃花被用来形容男女邂逅钟情,随即分离后,男子追念旧事的情形。
我最爱的花,就属桃花,不过说来可笑,我其实并不能分清楚其和樱花、杏花、李花等的区别,于是没文化地把它们统称为桃花。恋上它的缘由有几个。
其一,桃花的花色逃不过白、红、粉三色,而桃树成林,这三色混合所带来的美的感受,是在刚经历了冬天单调的折磨后,无比享受的。初春时期,暖暖的晒着太阳,能看上一整天。
其二,桃花,是一种果花,在绽放之后并留下了自己的果实。桃,我并不是特别爱吃,但桃核可以榨油;其枝、叶、果、根俱能入药;桃木细密坚硬,可供雕刻用。如此的多能,不得不赞美。
其三,艺术形象,“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出自诗经中的《桃夭》,整篇诗将文字和读音上的美相融合,完美的把少女的美好及祝福表现出来。读这首诗,眼前所浮现出是一个象桃花一样鲜艳,象小桃树一样充满青春气息的少女形象。受到了后人的追捧。桃花的形象并不于此,著名诗人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是人们梦中最美好、最向往的处女地。金庸先生描写的桃花的则成为神秘的象征,小时有着侠客梦的自己,做梦都想去桃花岛闯一闯,如今鲜衣怒马的少年已不在,但梦仍在。
【恋上桃花】突然想起我以前看过的一本小说,书名已然忘记,内容也只记一二,但是有一情形我一直在脑海中。一位妃子在被处死前拉扯着皇帝,不停的询问到“陛下,当年您说我人若桃花,我们一直在一起,现如今为何如此薄情寡义?”“当年你若桃花,那现在呢?你还能这样自夸?”。这并不是重要剧情,甚至只能说是小的插曲,但是却一直深记在我脑海,人的薄情或许就如此,花谢了,人也就不在了。
不管是桃花还是它所象征的事物,美好的东西不都值得我们追求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