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香樟树下(一)

马家村隐没在大山深处,村子有三个大队,一队马头坡,二队马背坡,三队马尾坡。三个队比较集中,挨着近,约有四五百户人家。这里虽交通不便,但靠山吃山,靠水自足,村里的人们生活还是很惬意的。
村口有一条大河,河水清澈明朗,古老石桥连接着大山那头,人们便扛着锄头,拿着镰刀,过桥去山上砍柴,采茶,垦荒。
桥头有棵香樟树,树干需两三个孩子手拉手环抱住,外形极其有个性,不似其他树木顺着树干卯足了劲往上长,它的主干还没一米高便生出多条分枝,硬生生长出畸形来。仿若倒立的人生出多只脚来。开叉处生出多条枝丫。枝丫上的绿叶密密匝匝,繁茂蓬勃。它四面出枝,绿绿的枝头,伸至老长,绿茵茵地撑起桥头一片阴凉地。
正巧它矮,又挨着清凉的河水,前方就是大片河滩,或许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张小宝才这么喜欢来这里。
他是个外村娃,是张跛子捡回来的。两年前,张跛子去城里办事,这娃就在临街垃圾桶里捡东西吃,衣衫褴褛,光着脚丫子,个头还没桌子角高,灰头土脸瘦得皮包骨,两只大眼睛倒挺机灵,滴溜溜转着。张跛子看这小乞丐可怜,就带他在馆子里吃了碗面,这小乞丐吃完面就跟着张跛子,拽着衣角不肯走,无儿无女的张跛子动了恻隐之心收留了他。改名张小宝。
张跛子待小宝如同亲生,两人相处融洽。张跛子腿脚不便,庄稼活没旁人做得好。早年家贫,父母双亡,成年后无人张罗婚事,他便游历四方,孑然一身,也学得一点小手艺。四十多岁后他便回村落户了,他是村里唯一的铁匠。两间土坯房,一间小点的是铁铺子,稍大点的就是住家房了。张跛子腿不着劲,手劲可大,经他手打的农具家什好用扎实。所以他在村里威望很高。白天张跛子在铁匠铺里忙活,只听得铁铺屋传来“叮叮咚咚”的声音,火星四溅。张小宝照例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的,空余时,他便溜出家门去村口香樟树玩。
最令张小宝感到新奇的,是香樟树那么大的树冠,浓密的绿叶覆盖,一定不少鸟儿在上面安家,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去看看!
他对着手心吐了两口唾沫搓了搓,提了提要掉的裤子,心里估量着自己的能力,脱下鞋,光着脚板子在树下蹦跶着,一个窜身,他敏捷地伸出双手勾住了横出来的枝丫,双脚同时蹬住树干“蹭蹭”两步,一个跃身便上了树。张小宝别提多兴奋了,他试着猫着腰在树杈间来回走着,好奇地扒开树叶往里瞧,“扑哧扑哧”伴随着鸣叫,一群麻雀扑了出去。看来,真有鸟儿!张小宝喜滋滋地想。
这时,树下热闹一片,原来村里的孩子放学了,丢下书包,奔到树下玩捉迷藏,张小宝静静地望着树下的孩子捉迷藏,自己也会被带入其中,大叫着:“他藏河滩边草丛了!”
“在那呢,看不到他屁股吗?”张小宝在树上急得直跺脚,用手远远指着。
“哎!张小宝在树上!”底下的孩子用手指着他,便兴致勃勃地按他说的去找,去藏。
玩久了,孩子们叫喧着让他下来,张小宝没下来,他总觉得自己格格不入,可能他是外地娃,张小宝这样想。
张小宝感觉身体空落落的,好比一条鱼儿被人切成两半,把内脏都掏出,搁在案板上苟延残喘。
天色渐晚,孩子们一个个离去,到最后只剩下张小宝,他依旧在树上。
坐在树枝上,光着脚欣赏落日的余晖,两行泪水悄然划过脸颊,他攀上树顶,树叶让他感觉身下痒痒的,不由得想起了,很小很小的时候,妈妈给自己挠痒痒。他蹬着小腿咯咯笑。
张小宝眼睛盯着村口那弯弯曲曲的大路,路伸向远方,望不到头……他看着心里早已不是滋味,而香樟树,静静地立在那儿,仿佛看穿了张小宝所想....一人一树就这样静静呆立,晚霞红透半边天,慢慢随着日落隐去了,天黑透了,张小宝才赶紧回去。
张跛子早早地收工关了铺子钓鱼去了,张跛子想着给张小宝开点鱼荤,听说吃鱼聪明,张跛子每次收工后便去钓鱼。张小宝回家发现张跛子还未回家,厨房里有一篮子新鲜的青菜,茄子。一定是张跛子提前摘回来的。张小宝便麻溜地拣菜洗菜,拿起菜刀“咔嚓咔嚓”切了起来。
这时张跛子哼着小曲儿进了家门:“小宝,看老爹钓多少鱼?”
“不知道!”张小宝吭着头只顾切菜。
“哈哈……一条草鱼,足足有一斤重!”张跛子得意地双手捞起大鱼掂量着。“我这就去杀鱼去,今晚红烧大草鱼。”
张跛子趿拉着拖鞋拿了把菜刀,跑去后院田沟里杀鱼。
张跛子厨艺不错,不一会儿,厨房里便飘来一阵鱼香味,勾着张小宝直咽口水,两人大快朵颐,一条草鱼风卷残云后就只剩一堆鱼刺了。两人收拾后,张跛子“吧嗒吧嗒”抽了会旱烟,张小宝草草梳洗完,回到里屋床上。
他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他想起了捉迷藏的孩子们,想起了他们丢在一旁的书包,他猛然想起:我今年快9岁了,是不是也该上学了?哎!在家无聊……
其实张跛子去年就送张小宝上学堂,但是张小宝不合群,待了几天,死活不愿意去,于是,上学的事就耽搁下来了。
【那香樟树下(一)】睡不着的张小宝侧耳细听,身旁的张跛子已经呼噜声响起,他蹑手蹑脚下了床,披着外衣,坐在门外的院墙上,仰着头看着湛蓝到发黑的天空,闪闪发光的星星,月亮,远处的香樟树若隐若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