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8000亿美金市场,大国缺席?

投稿|8000亿美金市场,大国缺席?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一点财经编辑部,作者 | 黄佳,编辑 | 严睿
国产创新药对欧美天价药的价格冲击,以及中医药诊疗在全世界受到追捧,无不证明现在就是中国医疗打通海外通道、吸引海外患者的大好时代 。
8000亿美元国际医疗旅游市场,大国缺席?
“中国目前有两个行业尚在困境之中没有冲出去,一个是中国男足,另一个是国际医疗旅游!”
新年伊始,永远不差钱、专业输球30年的中国男足再次冲破“底线”,沦为东亚鱼腩球队越南队的脚下败将,让人大跌眼镜,直呼“中国男足,没得洗”“没有期望,唯有失望!”
而说起中国国际医疗旅游,近十余年时间里貌似有很大进步,但对比崛起的印度、泰国等亚洲诸邦,在全球近8000亿美元、5万亿人民币(2018年数据)的国际医疗旅游产业里,甚至排名还远不及中国男足 。
这怎能让人不寒心?
此前,美国《新闻周刊》公布的“2021年世界最佳医院”排名Top10中,亚洲的新加坡、以色列赫然在列,周边如韩国、日本、印度、泰国等亚洲国家自该榜单设立以来,也一直在Top100中赫然有名,而“中国”二字始终连影子都见不到,国内医院竟无一在榜 。
投稿|8000亿美金市场,大国缺席?
文章图片

其实早在2004 年,中国曾有医生小试了一把国际医疗旅游,彼时非但不像如今这般落魄,相反中国还算得上是一名优等生 。
那一年,世界首个基因治疗药物(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在国内获准上市,来自50多个国家与地区的患者前来寻求治疗,截至到2016年6月,该款药物共计治疗超过30000名癌症患者,其中包括了5%的国际患者 。
而这期间,北京陆道培血液病医院李定纲院长就收治了千名之多的国际肿瘤病人 。这些外国病人慕中国基因药与中国医生之名而来,也让李定纲深有感触 。
“一种能为病人带来生命希望的中国创新药,是接纳各国病人,打开中国医疗市场大门,让世界了解中国医疗与医生的可遇不可求的机遇 。”
随着精准医学和个性化药物的开发,基因编辑技术,肿瘤免疫治疗,以CAR-T为代表的细胞治疗,干细胞技术等发展迅速,生物制药已成新的全球竞争高地 。
在研发壁垒颇高的CAR-T赛道,2021年中国首款CAR-T免疫细胞治疗产品“奕凯达®”和国内第二款CAR-T药物“倍诺达®”先后获批上市,开启了中国肿瘤细胞治疗的新未来,直接形成“中美两强”的市场竞争格局 。
李定纲认为,要发展国际医疗旅游、破除中国医疗困境,就要抓住三个突破点和机遇:一是要有大批的国产创新药物及医疗设备,二是药品和疗法实现“物美价廉”,三是拥有优质的医疗服务 。
当下,中国生物制药迎来“弯道超车”的机会,创新医疗器械也在冲击国际高端市场,国内基础建设和医疗配套服务也较为完善 。发展国际医疗旅游产业,现在不正是最好的时机吗?
01 8000亿美金产业金矿,中国医疗尴尬缺席2000年全球医疗旅游产业市场规模还不到100亿美元,但2018年这一市场规模已经跃升至7643.5亿美元(GSWS&SRI数据),年均增速20%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