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东数西算”下中国云计算仍在蓝海( 二 )


此问题在中概股的问题上也同样出现:既然中概股动辄5折,甚至3折,一旦加息后美股急转直下,中概股率先打折就会成为避险股,以上可归结于调整的时间差问题 。
在关于避险的问题上,不同人有不同的看法,不同的模型亦会产生不同的结论,其中甚至会出现很大分歧,我们在此的看法又是什么呢?
从常识推论,一个类别如果被资本看好,且估值处于膨胀期,其表现不仅在于估值绝对值高企,亦意味着品类内企业的估值标准呈现出不一致性,市值评判的标准极为分散,市场会对不同企业会选择性采取拉高估值的方法,或者说头部企业拿到的筹码更多,更容易获得高溢价能力 。
投稿|“东数西算”下中国云计算仍在蓝海
文章图片

上图中横轴为营收增速,纵轴为营收倍数,在BVP指数中,经过近几个月市场的调整,尽管上述点状分布仍然较为分散,但相较前期已经较为集中了,也就是说,增速与营收倍数越来越向正相关性靠拢 。
考虑到美股大盘在加息开始前后仍然会处于动荡周期内,BVP指数很难独善其身,我们只在此做以下结论:
其一,在极为痛苦的调整过程中,资本市场对美国云计算行业的定价开始趋于理性,估值水平回落,市场挤出泡沫,价值的山峰开始显现;
其二,接下来BVP指数仍然会是动荡的,但如果依上述趋势进行,则意味着该板块会率先完成价值回归,是可以考虑美股加息后期的价值投资的 。
对美股进行分析之后,我们也大致知道了成长性与估值的正相关性关系,这对于我们客观理性解读中国云计算行业大有裨益 。
回到中国市场,云计算在我国市场一直是一个最热门的行业,但在一些具体的观点中又存在一些争议,诸如市场份额的问题,又诸如SaaS和IaaS行业景气度的切换问题等等 。
我们选择将其放置在基础设施投入这一背景下,毕竟无论是企业采购抑或是政府采购,其最终落脚都属于资产性投入 。
进入2022年之后,宏观经济拉动究竟是靠旧基建还是新基建的问题上有许多讨论,尤其在财政部提前下达2022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17880亿元之后,关于钱投在何处又引起了争议,这对于未来投资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
我们简单判断:1.新旧基建都是需要的,偏向哪方都是不客观;2.新基建的权重要高于往年,而云计算又会随着新基建走,整个行业会因为政策的偏向而呈现利好 。
以近期的“东数西算”为例,其逻辑为要将以往分布在东部地区的数据运算能力迁移至成本低廉的西部地区,借此机会要拉平东西部地区数字化水平分布不均的现状,而在此过程中又会有大量的属于旧基建的工程与新基建配合,如果说以往的新旧基建相互割裂,那么2022年的新旧基建就会出现你中有我的局面 。
再比如《关于促进云网融合加快中小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通知》,将目标定向了常住人口100万以下的中小城市 。
如果说上一轮的基建是以高速公路和高铁建设推动城乡发展,实现了经济高质发展,那么目前的情况,政策端很显然希望通过一轮基础设施建设来提高全国普遍的信息化和数字化水平 。
如下图所示,2019-2021年东、中、西、东北地区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增速情况投稿|“东数西算”下中国云计算仍在蓝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