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健康|百济神州2021年亏损收窄,PD-1入医保带来业绩阵痛丨看财报

大健康|百济神州2021年亏损收窄,PD-1入医保带来业绩阵痛丨看财报
文章图片

图源自视觉中国
2月25日晚间,首家三地上市的医药企业百济神州(BGNE.US/06160.HK/688235.SH)发布了2021年第四季度及全年业绩报告 。数据显示,百济神州2021年营收75.89亿元,同比增长257.9%,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亏损为97.48亿元,上年净亏损为113.84亿元,同比有所收窄 。
其中,百济神州2021年第四季度收入2.1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3.52亿元,同比增长113.9%,归属于百济神州的净亏损为5.8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7.02亿元,上年同期净亏损为14.1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89.26亿元人民币 。
百济神州是一家商业化阶段的生物技术公司,专注于开发及商业化用于治疗癌症的创新型分子靶向及肿瘤免疫治疗药物 。
2021年12月15日,百济神州登陆科创板,实现美、港、A三地上市,但其股价在科创板上市首日就跌破发行价 。2月25日收盘,公司股价涨4.7%,报123.58元,不过距发行价已经跌超35%,最新总市值为1646.31亿元 。
产品收入成增长引擎,PD-1入医保带来业绩阵痛百济神州收入有两大板块,一是产品收入,二是合作收入 。2021年,其产品收入达40.9亿元,同比增长92.9%,占总营收的53.9%,是推动公司业绩增长的主要动能 。
产品收入又分为自研与授权销售产品,百济神州当前拥有两种已经获批上市的自研抗癌新药——zanubrutinib(BTK抑制剂,商品名“百悦泽”)、tislelizumab(PD-1抗体,商品名“百泽安”) 。
其中,百悦泽是第一个国产的BTK抑制剂,2019年11月在美上市,2020年6月在国内获批上市 。百泽安是国内首个用于治疗尿路上皮癌的PD-1单抗药物,2019年12月在国内获批上市 。2020年底,上述两款产品均纳入国家医保目录 。
具体来看,2021年,百济神州BTK抑制剂百悦泽全球销售额总计14.06亿元,同比增长391.6% 。这一产品在美国、中国销售收入均表现突出,同比增速分别为492%、307.5% 。
在中国,百悦泽销售额的增长主要得益于在包括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MCL和WM等多个已获批适应症领域的销售增长 。此外,2021年,百悦泽新增用于治疗既往至少接受过一种治疗的成人的WM患者的一项适应症已获纳入国家医保目录 。
报告期内,百泽安在中国的销售额总计16.47亿元,同比增长47.3% 。百济神州在公告中称,医保报销范围扩大带来的新增患者需求、进一步扩大的销售团队以及药品进院数量增加,持续推动了百泽安市场渗透率和市场份额的扩大 。
但是,百济神州在享受进医保的红利之外,也在先一步经历业绩阵痛,百泽安第四季度销售收入约合人民币3.44亿元(5440万美元),同比下降14.3% 。
对此,百济神州在财报中解释称,百泽安在第四季度的销售额受到2022年中国国家医保药品目录(NRDL)降价的影响,产生了约1.6亿元人民币(2540万美元)的负调整 。而四季度季度一些以医保前价格出售的产品仍在分销渠道中,根据中国政策要求,百济神州为分销渠道中以2021年医保前价格出售的存量产品向分销商进行了补偿 。
由于百泽安在2021年3月和2022年1月两次被列入NRDL,2021年百泽安全年销售额包括两次总计约2.88亿元人民币(4560万美元)的负调整,用于分销商库存补偿 。
不过,在另一大业务板块合作收入中,百泽安得以大显身手 。2021年,百济神州合作收入约34.26亿元人民(5.423亿美元),占公司总收入的45.14%,其中主要来自于对与诺华分别于2021年第一季度就百泽安达成的约41.06亿元人民币(6.5亿美元)合作预付款,以及2021年第四季度就欧司珀利单抗达成的3亿美元合作预付款进行的部分收入确认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