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CRISPR专利争议新进展:诺奖得主团队败诉,华人学者张锋获美专利局支持( 二 )


因为 Jennifer Anne Doudna 教授团队最初的论文中并未提及 CRISPR 系统可用于真核细胞,美国专利商标局于 2014 年授予了张锋团队 CRISPR 系统应用于真核细胞的专利 。这也为日后的专利之争埋下了伏笔 。
2016 年 Jennifer Anne Doudna 教授团队向美国联邦法院提起上诉,但被法院驳回 。此后团队继续申诉,专利审判和上诉委员会(PTAB)再次介入,PTAB 将谁先在真核细胞中成功证明 CRISPR 有效作为关键证据,因此给予了张锋团队优先权 。
到底谁应该获得 CRISPR 基因编辑专利?Jennifer Anne Doudna 教授团队的诉求其实很好理解,毕竟 CRISPR 基因编辑技术是自己团队率先发明的,那么有关 CRISPR 基因编辑技术的所有专利也都必须属于这项技术的原始创造者,整个团队所有 。因此,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多年来一直在争取 CRISPR 基因编辑技术专利 。
然而,在 Sherkow 教授看来,美国专利法和诺贝尔奖的评判标准是有明显差异的,“专利法的标准其实并不唯一,发明者头脑中明确的想法以及将发明付诸实践的方案等等都可以作为专利 。而诺贝尔奖的评价标准主要是谁先获得了成功,或率先对该理论做出重大贡献 。”
因此,虽然包括 Doudna 教授在内的一系列研究人员声称 CRISPR 基因编辑技术属于他们的团队,但是专利审判和上诉委员会一致认为,Doudna 教授团队没能证明 CRISPR 基因编辑技术在真核细胞中起作用,也就是说 Doudna 教授团队最初是没有这一想法的 。
事实上,在过去的历史中,很多重要的发明,其专利并不属于原始创造者 。例如,重组 DNA、磁共振成像以及人类胚胎干细胞技术等,相关发明者均获得了诺贝尔奖,但是并没有获得发明专利 。
而关于 CRISPR 基因编辑技术专利的归属也早已有了定论,早在 2017 年的时候,美国专利商标局就认定双方的权利要求不存在冲突,结束了最初的法律纠纷 。对于张锋教授所在的 Broad 研究所,可获得 CRISPR 基因编辑技术在真核细胞中应用的专利 。
不过,到了 2020 年,专利委员会做出了不同的裁决,认定二者存在实际利益冲突 。最终,在听取了辩论并审查了实验数据后,美国专利商标局于宣布,CRISPR 基因编辑技术在真核细胞中应用的专利还是属于张锋和 Broad 研究所 。
Sherkow 教授表示,“张锋并不是第一个想要使用 CRISPR 基因编辑技术的人,然而他是第一个让 CRISPR 基因编辑技术在真核细胞中发挥作用的人 。至少在这个专利上,他的作用是决定性的 。”
当然,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专利纠纷败诉,不仅仅无法在通过CRISPR基因编辑技术专利授权获取收入,甚至还需要为CRISPR基因编辑技术在真核细胞内的应用付费 。
例如,伯克利下属的 Caribou Biosciences 和波士顿的 Intellia Therapeutics 以及  CRISPR Therapeutics 公司,它们旨在使用 CRISPR 创造治疗方法 。无疑例外,这些公司使用的都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技术授权 。
【投稿|CRISPR专利争议新进展:诺奖得主团队败诉,华人学者张锋获美专利局支持】因此,在美国专利商标局今日的裁决生效后,他们将无法继续使用这一技术,必须与 Broad 研究所谈判签订新的授权协议 。由于这些企业在之前的临床试验中取得了突破,此时的专利授权费预计也会水涨船高 。

  • 参考资料:https://www.mercurynews.com/2022/02/28/uc-berkeley-loses-crispr-gene-editing-patent-case/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