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野生网红,踏实谋生( 二 )


对于王启红这类身处农村地区的三农博主而言,快递流通一直是桎梏他们发展的巨大难题,快则一天发,慢则三五天,他们和客户都等不起 。如果在物流体系稍微发达的地区,只要有包裹,商家每时每刻都能召唤专业快递公司的工作人员上门取件 。但是在这里,商业运转效率在客观限制性条件面前不得不降低 。 
杨彬与王启红刚结婚那会儿,家庭贫苦,身材高朗且单薄;如今日子好了,旷日的美食饭菜让他身躯高大且魁梧,拎起编织袋的货物来轻而易举 。搬到班车的编织袋,按照10元一份的价格给到司机,“不论里面装了多少包裹,都是10元 。” 
接下来,躺在编织袋里的猕猴桃,跟随班车途经贵州东南部最大山脉自北向南而下,走走停停接客下客,两三个小时后抵达榕江县城客运汽车站 。
中通快递榕江站点的工作人员已经在那里等候多时,他们从司机手中拿过编织袋,确认王启红发给他的包裹数量信息,开始计算价钱 。
 “我们按照件数计算价格,一件包裹平均8块钱左右 。”王启红说,“前两年的快递费更高,15块钱一个包裹 。”这与包裹数量有关,寄件数量越多,王启红要支付的运费越低,“前两年一天只能发十几单,现在每天基本能发80单到100单 。” 
中通快递榕江站点的工作人员在当天中午打包准备,下午就能根据订单信息把不同的包裹发往下一个物流集散地进行再次封装 。
三五天后,这一批新鲜的猕猴桃将会在广州、深圳、上海、北京、成都等一二线城市出现,取件拆封的收件人都是王启红的直播间粉丝,他们看过王启红发布在短视频平台上的美食视频,也在她的直播间里下过单 。
 当王启红的粉丝从包裹中拿出猕猴桃,剥掉它青灰色的外皮,放入口中咀嚼的那一刻,一颗贵州猕猴桃的出山之旅便到此结束了 。
02王启红和刺猬公社是通过视频在线沟通的 。三年前,刺猬公社到贵州乌计寨探访过她 。这段时间里,我们一直保持联系 。
视频里,王启红穿着一件只在重要场合才会出现的条纹浅灰色毛绒西服,话语爽朗;她身后是尚未消融的皑皑白雪、梯田里盛开着黄色油菜花、整片绿色树林静静躺着、溪流湍湍而响,格外美丽 。 三年后再看王启红,她更自信了,思考的问题也更多了,也更加勇敢了,创意想法与这片土地产生的化学反应更具有想象力了 。
开始这次访谈前十分钟,她刚刚结束一场乡村“新农活” 。“我刚去邻居家的白萝卜地直播结束回家,粉丝们看我在直播间总说起白萝卜,但也没见过,他们也想看,我就去直播了一场 。” 
王启红经常利用直播平台,把贵州源头的农产货物信息传递给千里之外的粉丝——这是农业3.0模式惯用的手段,以智能化信息技术为核心,全产业链产销关系价值再造——“萝卜长在地里,叶子是绿色的”,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看见了实物,更容易产生信任,下单购买更果断 。 
王启红是在2016年开始拍摄短视频的 。她是苗族,嫁到附近的侗族村寨,偶尔把手机镜头对准她正在做饭的婆婆 。那时拍着玩儿,没想过能凭借这玩儿挣到钱养活自己、养活家庭,甚至造福同寨子的邻居 。 王启红和杨彬是初中同学,后一同前往浙江一家制衣厂务工,王启红怀孕后返回贵州家中 。
杨彬凭借在职业技术学校学会的拍照技术,在两汪乡署所在地开照相馆,由于外出人员太多,没有顾客,照相馆很快就倒闭了 。 即便生计所迫,他们也不想再远出务工,因为家里有老人、小孩要照顾 。当地的生存文化教会他们即便不与当代城市文化产生劳动关系,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小农经济也能养活自己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