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取该文章的TAG关键词}|巨头鏖战全屋智能,真智能还是小把戏?( 二 )


近几年,随着5G、AI、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产品及行业被赋予智能化概念,比如家居 。智能家居行业可谓借力东风迅速崛起,成为国内又一大消费市场 。
而作为智能家居行业的热门方向,全屋智能赛道的前景广阔也吸引着各路巨头及中小玩家们的争相涌入 。
2021年,华为、小米、百度、阿里等拥有C端产品基因的平台型企业纷纷抛出自己的全屋智能拓店规划,毕竟这是一个需要用长时间去培养用户需求的市场,线下门店能让产品直接触达用户 。
因此,如今我们在各地的建材卖场、家电卖场、龙湖、万达等KA卖场,都不难发现全屋智能品牌的身影 。
发展至今,国内全屋智能行业的玩家已形成五大阵营,分别为:以海尔、美的为代表的传统家电企业;以华为、小米为代表的科技巨头;以欧瑞博、Aqara绿米为代表的智能家居创企;以百度、阿里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以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为代表的通信运营商 。
至此,全屋智能赛道已进入群雄逐鹿的时代,但消费者似乎对此“并不感冒” 。
02 为何消费者不买单?事实上,与上述“供给热”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消费端的“需求冷” 。
“在我认识的人当中,几乎没有装全屋智能家居的 。”诸多业内外人士向「探客深科技」表示 。
而造成“供需失衡”尴尬局面的原因显然不唯一 。首先是全屋智能定制的价格贵 。
梁振鹏以100平左右的房屋为例称,要想实现全屋智能,前期的硬装部分需要投入网线、传感器、摄像头等设备设施,所消耗的成本至少要几万元 。再购齐相应的智能家居设备,还需花费至少几十万元 。
“因此,现在的全屋智能并非是一个大众消费市场,而是一个中高端消费市场 。”他说 。
其次,当前的人机交互不够智能 。近日,「探客深科技」实地打卡了一家位于佛山的面积达300平米的电信全屋智能体验店,发现通过智能音箱操控智能电视的体验感较差 。比如,想要打开电影频道的《战狼》,需要连续呼叫智能音箱数次方能成功打开,让人甚是苦恼 。
可以说,这种不畅快的“智能”体验在一定程度上打消了消费者想要定制全屋智能家居的念头 。
此外,很多消费者的房子都已装修过,如果要对其进行全屋智能定制,显然并非易事 。因为消费者不太可能把房屋之前的普通装料一换、重新走线并在墙上凿孔 。“很多消费者即使有钱,他们也不想再折腾 。”梁振鹏说 。
当然,“需求不够刚性”也是全屋智能在消费市场遇冷的一大原因 。
长期从事智能家居行业的陈娟向「探客深科技」坦言,消费者普遍对全屋智能定制的需求不够刚性,而一旦需求不够刚性,消费者往往会抱着“全屋智能家居可有可无”的心态 。
此外,全屋智能被大众冷落的原因不止“需求不够刚性”,还包括定制化的隐忧 。
据陈娟介绍,全屋智能一般走定制化路线 。既然是定制化,意味着消费者的家居体验比较固定 。但随着智能技术、场景的不断更迭以及年龄、身体,家庭成员等变化,消费者的需求也会有所改变 。
“这个时候,你会意识到当初定制的时候觉得它有多好,现在就会有多嫌弃它 。因为想引入新的智能单品或其他系统会比较困难,且要拆要换是个大工程 。”陈娟说 。
除了定制化隐忧,全屋智能市场渗透率低也跟一些消费者“有更好的选择”有关 。
在家庭生活的场景中,一些消费者有比全屋智能定制更好的选择,比如雇佣保姆 。陈娟提到,全屋智能企业瞄准的不是那些租房的人,而是具有一定消费能力的中产阶级和富人 。但他们一般会选择雇佣住家阿姨 。毕竟,这个雇佣成本相对不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