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取该文章的TAG关键词}|当“网瘾老年”变成一门生意

{调取该文章的TAG关键词}|当“网瘾老年”变成一门生意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惊蛰研究所 , ?作者 | 小满
最近两天 , “被没手机的老年人整破防了”的话题登上热搜 。话题相关视频显示 , 在疫苗接种留观室里 , 许多没有手机的老年人默默坐在椅子上无事可干 , 与旁边低头玩智能手机的年轻人形成强烈对比 。
不过 , 还有一些网友分享了自家长辈沉迷短视频和网购 , 变成“网瘾老年”的事 。而最近有相关人士建议 , 效仿青少年保护模式 , 建立短视频老年人 “防沉迷”系统 。
一边是数字化商业高速发展进程中 , 老年群体被忽视 。另一边是丰富的网络内容和电商消费造就了一批“网瘾老年” 。反差从何而来?在移动互联网和算法主宰一切的当下 , “网瘾老年”的背后又藏着一门怎样的生意?
被老年机拦在“网外”表面上看 , “没有手机的老年人”和“网瘾老年”之间最大的区别是“有没有手机” 。这揭示出 , 厂商们针对老年群体推出的“老年机” , 恰恰是阻碍老年人“触网”的主要障碍之一 。
2021年 , 四川省保护消费者权益委员会从安全规范、易用性和耐用性三个方向对市面上的老年消费者手机商品进行了比较试验 。测试发现 , 一些“老年机”存在按键设计不方便的情况 。同时 , 一些厂商对“老年机”还存在刻板印象 , 认为功能越少、体积越小、字体越大、声音大、价格越便宜就越适合老年人使用 , 把早已被大众淘汰的产品提供给老年人使用 。这使得一部分老年人 , 在信息化时代全面落后于数字化社会的发展 。
至于主打老年人群使用的智能手机 , 尽管在功能上已经和普通智能手机同步 。但复杂的操作系统以及无处不在的弹窗广告、虚假链接 , 让老年人承担了极高的学习成本 。这实际上也反映出智能技术“适老化”的问题 。
比如App中常见的验证码登录流程 , 在老年人使用时往往会因为验证码图片难以辨认而无法登录 。又比如大多数智能语音功能仅能识别标准普通话 , 无法分辨老年人的方言口音 。这些使用体验上的困难 , 都成为在老年人群中普及智能设备和智能技术的重要挑战 。
2020年12月 , 工信部曾举行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新闻发布会 , 并宣布将从2021年1月起 , 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为期一年的“互联网应用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专项行动” 。今年2月份 , 工信部部长肖亚庆在国新办发布会上介绍 , 2021年工信部在适老化改造方面 , 组织227家网站和App推出了字体放大、语音引导、“一键直连人工客服”等多种具有特色的功能 。
不过 , 最近仍有行业人士指出 , 一些App的“适老化”改造流于表面 , “首页的页面设置、字体、图标大小做了调整 , 也设了语音导航和‘一键接入人工’ , 但一进入二级界面又和正常版一样了 。”而在这可能导致“错失”一个超过2亿用户的巨大市场 。
老年网民将撑起千亿市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 , 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超过2.64亿 , 占比18.7%;65岁及以上人口超过1.9亿人 , 占比13.5% 。为了迎合新市场 , 华为、小米和OPPO等国产手机厂商 , 还推出各种同步工具 , 方便子女通过远程协作 , 帮助父母进行手机设置和操作教学 。这些手机厂商们 , 也因此获得了不少老年用户的青睐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