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测|小众的游戏手机,还能如何发展?( 二 )


发展至今日,高刷新率与高校的散热模组也已经成为了旗舰手机设计中的必备要素,游戏手机的竞争优势,则要开始从纯粹的硬件差异,变成整体游戏体验生态的建立 。
评测|小众的游戏手机,还能如何发展?
文章图片

比如在游戏的操作方面,可以通过增加肩键、小工具、内置辅助功能等方式,同时实现四指操作、游戏计时、一键连招等功能 。比如对于FPS竞技游戏而言,左右手的操作已经被移动和开火两个功能绑定,所有额外的人物操作都需要放弃一个功能来实现,游戏手机的肩键功能也就成为了高端/电竞玩家的青睐 。
与此同时,通过游戏手机的“强娱乐”属性,也让厂商有了聚集玩家的机会,可以建立属于自己品牌的玩家社群 。因此在这些游戏手机产品中,都有专门的“游戏空间”,里面不仅可以对游戏操控功能、性能、游戏内容数量进行管理,还设计了应用商店、游戏推荐甚至玩家社区 。
而游戏空间的设立,就是游戏手机能够捕获玩家的生态核心之一,就像游戏手机是被吃鸡手游带火的原理一样,未来如果有游戏厂商建立了像STEAM/UPLAY一样完善的游戏内容生态,也能大幅提升玩家粘性,甚至可以成为更多普通消费者选择游戏手机的理由 。
除了游戏内容生态,很多厂商也在利用自身已有的硬件生态进行扩张,以联想拯救者为例,它的游戏手机产品可以联动平板电脑,未来还能联动PC,让手机成为平板/电脑的额外显示设备,这对于拥有系列其他产品的玩家而言,所谓“全家桶”的概念也拥有很强的消费转化能力 。
游戏手机已成为技术实验田与个性标签代名词评测|小众的游戏手机,还能如何发展?
文章图片

钛媒体App注意到,游戏手机产品由于采用了旗舰级的性能硬件,其定价往往也会处于市场中的较高价位段 。有别于主流旗舰产品面面俱到的需求,游戏手机可以在核心体验场景之外的地方,比如拍照功能上进行部分阉割,这也有助于厂商更好地平衡开发成本,比如今年发布的很多游戏手机产品,其影像模组还在用两三年前的硬件 。
除了成本控制以外,游戏手机自带的“极客”属性,可以让用户在体验中并不过于要求体积、重量、屏占比这些因素,也让其成为了很好的“技术实验田”,像散热模组设计、异形主板设计,这些需要不断试水、优化的技术,都可以选择率先搭载于游戏手机之上 。
对于当下的年轻消费群体而言,有时候选择游戏手机产品还会出于“个性化”需求,比如游戏手机产品中经常会应用到的RGB灯光设计元素,对于主流旗舰产品而言,无论是从结构复杂度、体验提升上来算,都是一笔“亏本买卖”,但对于游戏手机而言,这些都不是阻碍 。
评测|小众的游戏手机,还能如何发展?
文章图片

正是由于游戏手机具备透明外壳、RGB灯、横置握持等特殊设计,才让它在一众强调简洁、美观的智能手机产品中,拥有了自己独树一帜的个性化标签 。如今,游戏手机已经可以作为年轻人彰显自己与众不同的电子产品,这也为其在市场中捕获更多年轻用户提供了良好的切入口 。
从未来的发展来看,钛媒体App分析认为,至少在3~5年内,游戏手机仍然无法取代目前的主流产品,始终将是一个“小众需求”,一方面是由于其还没有发展出像主机一样的独占游戏内容或者游戏生态,更不要提目前市面上还有像Switch这样售价低于游戏手机且拥有大量独占内容的掌机产品存在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