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苗|一周新增2.5万感染者,病死率低于0.02%,中国的新冠防线何去何从?

新冠疫苗|一周新增2.5万感染者,病死率低于0.02%,中国的新冠防线何去何从?
文章图片

【新冠疫苗|一周新增2.5万感染者,病死率低于0.02%,中国的新冠防线何去何从?】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钛媒体注:本文来源于微信公众号八点健闻(ID:HealthInsight),作者:于焕焕、晓宁、雨程、陈鑫,钛媒体经授权发布 。
新冠是由毒株、技术(检测、疫苗、药物)和医疗资源定义的:它们时刻变化,决定着感染和死亡,也与社会生活的各个毛细血管进行交互进而掌控着疫情的边界 。
奥密克戎从天津登陆之后,从口岸到内陆腹地,从大城市到乡村,病毒迅速蔓延至本土28个省份,仅仅在过去的一周内,就造成了超过2.5万人感染 。
多次变异之后,和2年前造成3800多例死亡、让人闻之色变的新冠病毒相比,奥密克戎的特性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以德尔塔毒株流行以前为节点,新冠肺炎整体的病死率在2.2%,由于新冠肺炎的确诊人数被严重低估,多数流行病学家相信,当时新冠肺炎的病死率在1%左右,仍然是流感的10倍 。一种令人不寒而栗的算法是,1%乘以中国的人口基数 。
此前中国的诊疗方案、防控策略都是基于这个对于病毒的认知而制定并施行的 。
面对一无所知的病毒,中国边摸索边探路,形成了一套“封控+全员核酸”式的物理阻隔方案 。
这套诞生于最迷茫时期的物理防线对于疫苗、药物的依赖不高 。过去两年间,凭借着对这套方案修修补补,在武汉疫情之后和奥密克戎之前,中国本土新冠流行率极低,一年多里几乎没有发生死亡病例 。
德尔塔流行期是各种抗疫策略冲突最激烈的时期,各类疫苗、新冠特效药、抗原检测开始在各国的疫情防线上发挥作用,英国和新加坡等国借助这些不断更新的技术开始慢慢放开管控 。
等奥密克戎以“完美毒株”出现,并掀开一波“翻天覆地的新流行态势”时,曾经不甚明朗的科学问题都在反复验证和实践中有了清晰的答案:
它变得传播能力极高,R0值——一种用于衡量病毒传播力的数值——大于7,它的亚型毒株BA.2甚至达到8的水平,远远高于流感 。
但致死率和重症率大幅降低,以无症和轻症为主,且不需治疗即可康复,重症比例极低,各国的统计不一,死亡率在0.02%-0.06%之间,已低于流感 。
中国官方口径正在转变: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局长焦雅辉在国新办的发布会上披露,全国在院感染者总数约3万,轻型和无症状占比达95%以上,重型和危重型的占比不到0.1% 。
包括国家卫健委新冠肺炎专家组成员蒋荣猛、上海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张文宏等多位在新冠防治第一线的医学专家在过去的一周里都公开指出,新冠的死亡率已经比流感更低 。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感染病中心首席专家蔡卫平在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采访时也证实,从目前吉林通报的确诊病例来看其病死率不到0.02%,已经低于流感 。
在科学判断上,科学界似乎达到了某种殊途同归式的共识 。
“已有研究不能完全覆盖世界上所有地区、所有场景 。但是,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随着人们通过接种疫苗、自然感染或兼而有之产生免疫力,新冠病毒对人类的威胁最终会慢慢消退,”病毒学家常荣山说 。
于是,全球迎来了因地制宜的、密集而谨慎的战略调整期 。欧洲与亚洲国家的感染数字攀升与部分国家调整内外战略不无关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