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从《新蝙蝠侠》到《蜘蛛侠3》,我们在期待什么样的超级英雄?( 四 )


文章图片

《新蝙蝠侠》高度统一化的风格、自成一派的视听语言、以及颇具深度的内容讨论也让不少观众给予了“cinema”的评价 。这来源于2019年马丁·斯科塞斯在伦敦电影节上的一段发言,他认为电影院正受到“主题乐园”电影的入侵,这不是电影(Cinema),并且在之后再一次补充解释道,“漫威作为一种视听娱乐,正在挤压电影艺术的生存空间 。”
可能也有不少人认为,类似《蜘蛛侠3》那样更活泼的,在嬉笑打闹和美式笑话里拯救世界的故事也是所谓“风格化”的作品,但事实是,商业化的节奏、画面风格,甚至是人物的惯用句式都已经在悄然间形成模板,成为一种“伪风格化”的陷阱 。
关于超级英雄
回到开篇朋友的疑问,《新蝙蝠侠》中的蝙蝠侠为什么呈现出这样一种形象?这或许与此前的蝙蝠侠形象息息相关 。
正如前文所述,当青年、中老年蝙蝠侠都已问世,《新蝙蝠侠》中的帕蝙则更像是“幼年”的蝙蝠侠 。马导将故事选取在了布鲁斯·韦恩成为蝙蝠侠的第二年,此时的他除了依靠暴力与装备一无所有,在精神上的缺失让他陷入极度的忧郁与不安中,此时的他面临的是“我是谁”“什么是蝙蝠侠”“蝙蝠侠为何而战”的根本性疑问,这让整个角色陷入了一种极度不稳定的状态 。
于是你能看到一个与以往形象几乎背道而驰的蝙蝠侠,他暴躁易怒,喜欢称自己为复仇者,极度信仰恐惧与暴力,却又容易被恐惧所支配,脆弱而又横冲直撞 。他几乎与反派谜语人是一体两面,同为精神上的“孤儿”,只不过走向了不同的方向 。
投稿|从《新蝙蝠侠》到《蜘蛛侠3》,我们在期待什么样的超级英雄?
文章图片

同时马导也为帕蝙缔造了一个几乎无解的局面:在以往的蝙蝠侠电影里,哥谭尽管罪恶,但正义与邪恶仍旧泾渭分明,这也为蝙蝠侠提供更多保护这座城市的理由,而在《新蝙蝠侠》里,帕蝙面对的是整个城市结构性的腐败与罪恶,甚至他自身代表的韦恩家族也是罪恶的化身之一,面对身份认同与信仰危机,这个蝙蝠侠自然“拧巴”到了极致 。
但在谜语人的危局中,蝙蝠侠逐渐意识到了自己依靠的“恐惧”的危险,而对手效仿的一句“我是复仇者”更如当头棒喝将他惊醒,他终于知晓,以威慑和恐惧为武器或许难以解决城市的难题,暴力带来的不是罪恶销声匿迹而是越来越多人的效仿,甚至让城市堕入更深的黑暗 。他终于明白,自己需要担负起更多的责任,去赋予“蝙蝠侠”更强烈的意义:那是由“破坏”到“建立”的转变 。
于是他在空中一跃而起,抓住那根漏电的电缆,拔出胸前的蝙蝠刀,劈断、坠入水中、浮起 。他注视着洪水中的众人,此刻宗教般的镜头语言开始为其赋予神性,他举起猩红色的火炬,观众们的视角俯视着,他如丹柯般带领众人在水中蹒跚前行 。
投稿|从《新蝙蝠侠》到《蜘蛛侠3》,我们在期待什么样的超级英雄?
文章图片

英文中的“hero”英雄一词,来源于希腊语heros,指“半神半人”,在欧美语境下的英雄本就带有神性,《新蝙蝠侠》正是将超级英雄身上神性赋予的过程,浓缩在了一部电影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