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特的一生》·Day22·“事件·时间日志”(7)】

【《奇特的一生》·Day22·“事件·时间日志”(7)】

这是“崔律精时力之100天挑战《奇特的一生》阅读”系列,今天是2019年2月23日。
一、原文:
P73
(柳翁自述)
制订年度计划或月计划时,不得不依靠过去的经验。例如我计划要看一本什么书。根据老经验我知道,我一小时能看20~30页。我就根据这个老经验来制订计划。至于数学,我计划每小时看45页,有时更少。
所有看过的东西,我都要仔细研究。怎么研究?如果一本书谈的是我不大了解的新东西,我就尽量做摘要。凡是比较重要的书,我都尽量写一份评论性的简介。根据以往的经验,需要做这些工作的书,可以定出一定的量。
如果认真办事,实际工作时间对预定工作时间的误差一般为10%。需要做摘要评论的书,常常没有完成预定的数目,落下很多。兴趣往往转到别的事情上去了,欠了很多债,一下子还清又不可能,结果就完不成计划。有时候,完不成计划是由于工作精力暂时衰退。完不成计划也有外界的原因。但不管怎么样,我知道,我的工作有必要做计划。我以为,我所取得的成就,有许多是靠了我的方法。
二、我的阅读日志:
【原文图解】


图片发自App 【名词解释】
1.研究:是主动寻求根本性原因与更高可靠性依据,从而为提高事业或功利的可靠性和稳健性而做的工作。
研究的对象为现象,任何事件都可以称为“现象”,包括研究本身。现象可以以多种方式聚类,例如按学科。研究按不同的标准可以分多种,其对象为现象这是不变的。
“研究”一词常被用来描述关于一个特殊主题的资讯收集。利用有计划与有系统的资料收集、分析和解释的方法,获得解决问题的过程。研究是主动和系统方式的过程,是为了发现、解释或校正事实、事件、行为、理论,或把这样事实、法则或理论作出实际应用。 研究是应用科学的方法探求问题答案的一种过程,因为有计划和有系统的收集、分析与解释资料的方法,正是科学所强调的方法。
2.评论性的简介
评论性信息也称分析性信息。个人或集团对外部世界变化的一种主观评价,大众传播媒介传播的内容之一。主要表现形式为社论、评论、述评、编辑部文章、编者按、编后话、各种政论作品等。[1]

特点是:对外部发生的事件或人物进行分析和评论,与新闻性信息有本质的不同。后一类信息客观地报道事实,反映客观事物的变化; 而评论性信息则对已发生的事件或客观报道的事实进行分析和评价,或批评或表扬,或支持或反对,或提倡或否定,带有很强的倾向性和主观色彩。不同的人对同一事件或同一人物进行的分析和评价往往不同。大众传播媒介上的评论信息,总要表达某一阶级或某一集团的观点,维护某一阶级或某一集团的利益。因此这类信息有较强的指导性和较强的倾向性。评论性信息也要注意时效性,因为新闻事件或新闻人物往往是评论的信息源、对象和材料。只有注意时效性,才能产生较好的社会效果。
【行动指导】
1.定量读书:以后不要一拍脑门我要读几本书。我测过一般的书一小时我就是这样看下来是40页左右,那么我想读一本书先看总页数,计算总时长,然后在打碎在每天的某个小时里。
2.测试自己的定量读书误差:通过记录一周的读书时间来分析自己读书的速度和完成量。
3.读书,除了读还要做摘要和评论性的简介。每本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评论。
4.跟踪自己完不成的计划。
【复述】
今天这个片段终于让我看到了柳翁也有完成不了的计划。内心偷偷窃喜,这么严谨自律的柳翁也有掉链子的时候?
柳翁说他做摘要评论的书常常落下很多。而他的落下很多还建立在他对读书是定量计划、误差不超过10%的基础上发生的。而欠下很多这样的读书计划后面还会兴趣转移就再也完不成计划了。
柳翁总结自己完不成计划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工作精力衰退,还有可能是外界的原因。
但即使这样柳翁还是对这些必须做出计划。而他认为他取得的成就也正是有了这样的方法。
对比柳翁,我想到两点。
一是柳翁的读书都做了日常详细的记录分析和研究,而且执行和计划相差才10%,他都有很多读书计划没有完成。我想起自己前两周定下来的100天读33本书的计划。对读什么样的书,是多少的量根本没有去统计过,而且对自己的阅读速度和写作速度也没有过于详细的记录就一拍脑门定下来了计划。这样的计划偏差读会更大,那么我完不成的可能性也更大。
二是柳翁即使没有全部完成计划,但这个时间统计的方法依然给他带来了非常大的益处。我想这个方法是帮助他稳步推进目标的助力器吧。
【今日作业记录】
1.原文图解:12:30-37,7分
2.名词解释:12:37-43,6分
3.行动指导:12:43-47,4分
4.复述:12:47-1:01,14分
5.总结:1:01-03,2分
【【《奇特的一生》·Day22·“事件·时间日志”(7)】】总计:33分,610字。

    推荐阅读